如果不是因为“刘昊然考编成功”这个话题上了热搜,“文工团”这三个字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实属陌生了。
2020年11月8日,网络上曝光了一个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宣传视频,视频中有刘昊然的一段自我介绍。网友找到了当时国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刘昊然的本名是刘源,刘源赫然在列。
大约在10多年前,与文工团有关的电视剧相当多,比如邓超、孙俪的定情之作《幸福像花儿一样》;
高干子弟×文工团小花,这些要素早已不可能出现在时下的影视剧作品中,与文工团联系起来的一切,都像时代的记忆,大多数人提一嘴张口都是:我小时候……我大姨我二姑我三舅...
如果不是刘昊然真的出现在文工团的招聘公示里,也很难有人会把95后生花同“文工团”这三个字挂到一起。
搜索相关词条,我发现——
文工团,一个长期以来在中国人认知里神秘而又充满各种八卦奇闻的工作单位,文艺工作者与“部队”相结合,确实非常容易诞生种种轶事。
事实上,刘昊然所考取的中国煤矿文工团与我们认知里的部队文工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煤矿文工团并不属于部队,煤矿文工团又名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诞生于东北矿区。
东北矿区详见《铁西区》
本身是属于矿业工人的文艺团体,初衷是为了激励劳动工人积极下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煤矿文工团渐渐脱离了矿业机制,转隶文化部下属的国家级文艺院团。
除了名称带上“文工团”三个字以外,其实更接近于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这样的单位,当然,相比于其他国家级艺术院团,煤矿文工团从名称上还是真正属于打工人的。
张涵予就是煤矿文工团出来的
其实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专业科班演员考取事业编制,在国家艺术院团具有职称并非鲜见。
目前,内地娱乐圈的大花中生,比如章子怡、李冰冰、陈红、邓超、刘烨、郝蕾、段奕宏、海清、袁泉、郭涛、秦海璐、佟大为、胡静、周杰、陈数都是中国国家话剧院有正式编制的演员。
袁泉、秦海璐主演的《青蛇》
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宋丹丹、吕中、梁冠华、濮存昕、何冰、杨立新、孙茜、蓝盈莹更是贯穿了几代中国观众的记忆。
《茶馆》一开张,有事发生
话说当年宋丹丹考人艺,她考上北大法律系的男友袁钢找来了北京人艺的田冲、金雅琴和牛星丽等表演艺术家,帮宋丹丹补习,妥妥的小公主。
"人艺派"之后也和北影制片厂派、京圈成了北京文化圈三大山头。
刘昊然所属的煤矿文工团虽然并不太出名,但亦有范伟、张涵予、靳东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德彪,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一方面,加入国有编制的院团,能带来许多诸如户口、社保这类经纪公司无法保障的便利;
另一方面,有编制的院团才能给演员申请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称,许多名不见经传的话剧、歌剧、舞剧演员,因为挂靠院团,所以反而会有国家二级演员、国家三级演员的职称。
而至于国家一级演员的正高级职称,除了王菲、成龙、周润发、梁朝伟和张曼玉这几位对华语电影有卓越贡献的香港顶级明星以外,还没有几个演员是不依靠院团或者其他体制单位得到职称的。
菲姐语录,够不够凡尔赛?
那么即便是出身造星工厂甚至是已经是明星的专业科班学生,还争相想要进入国有院团也就并不稀奇了。国企的吸引力,永远不会褪散。
只要你能考入两大话剧院校表演系或者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表演类专业、中央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类专业,你在应届毕业时就有机会成为这些国家级艺术院团的一份子。
然而真正的部队文工团,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在2018年之前,部队文工团还是事实存在并对中国文艺娱乐产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团体。
那个时候,并非部队出身且有志通过文艺天赋加入部队为文艺精神宣传贡献绵薄之力的孩子们,还能通过军艺这个学校,踏上部队文工团之路。
刘佩琦、金星、闫妮、牛莉、董洁、高亚麟、马苏、殷桃、沈腾、王力可都是出身于这所院校的演员。
军艺两大校草:沈腾、沙溢
杨洋是舞蹈系出身
而除了舞蹈系的中专生,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在四年学院本科生涯之后,都会正式拥有部队编制,被分配到各大部队文工团或者具有文工团属性的部队院团。
闫妮
殷桃
他们每个人报考军艺的故事,都不简单。
而这条途径在2017年军艺并入国防大学,停止面向社会招生后就此斩断,已入学尚未分配的学生也不再进行统一分配,大学毕业后脱掉绿军装,又是社会人。(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可以去百度)
而另外一条道路可能更艰难一点,如果你已经在文艺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建树了,也有一定几率被部队文工团邀请进入组织,比如“我在遥望月亮之上”的凤凰传奇,他们就是在二炮文工团里遥望的。
文工团存在的历史跟共和国历史也相差不远,部队文工团最早的起源可以回溯至延安时期,在延安展开的文艺宣传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以及鲁迅艺术学院和部队艺术学院在延安的建立,标志着组织对文艺工作的重视和重用。
1949年后,文艺工作者的地位提高,文艺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而部队文工团也开始遍地开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危难重重、大小战事依旧不断,部队文工团为奔赴前线的英雄们提供了精神支柱,也成为前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64年出品的《英雄儿女》就讲述了一位文工团女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与亲生父亲相认的故事。
影片的主题曲《英雄赞歌》作为对光辉岁月的颂唱流传至今。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而50年代后,随着世界局势日趋稳定,文工团的裁撤也逐步提上日程,而和平年代留存下来的文工团,除了内部日常的排练、慰问演出任务,在院墙外也渐渐成为普通群众心目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特殊动荡的时期,与部队大院子弟,诸如姜文等人眼中“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般,文工团内的少年文艺兵们也逐渐有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颂东方红”的意思。
在那样的年代里,大院子弟们是不可望亦不可即的天生灿烂,那么“文工团”就给相对差一些的大众们有了凭借优良基因和艺术才能摆脱各种帽子导致的生活困境的机会。
比如如今已是著名作家、编剧的严歌苓,少女时期父亲被下放,而她却考入成都军区文工团成为一名舞蹈演员,母亲会把她参军的光荣状贴在门上以示这个家庭并没有那么不堪。
少女严歌苓
那个年代,你是什么样成分的人是你能行走社会的唯一凭证,而文工团配的65式绿军装红领章无疑是光明人生的敲门砖。
然而,时代依旧在快速前进,很快,国有院团的改革也牵动着文工团的进一步裁撤,地方渐渐不再保留文工团编制,部队所属的文工团最低只到各大军区所属,而文工团的士兵们也渐渐不再只为了激励战友而歌唱。
诸如蔡国庆、谭晶、韩红、高亚麟、闫妮、殷桃这些演员,不仅在文工团中是优秀的战士,也同样是活跃在市场上的明星。
名媛庆庆
市场化经济和国内的娱乐市场逐步壮大,让文工团在文艺事业的发展上空间越来越逼仄,大批量的演员渐渐放弃了文工团的演出任务转而参与更多的商业演出,文工团在大众那里失去了神秘感,也最终因为过多的乱相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自2018年始,大部分文工团纷纷退役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现如今,只有曾经的总政歌舞团在以新的名义和番号延续着使命与意义,咳咳,这个就不多说了。
苗苗就是从总政歌舞团出来的
大批量曾有部队身份的演员退役,转入市场中,也有部分熟悉文工团工作性质的演员依旧转入非部队所属的文工团。著名歌唱家陈思思在从二炮文工团退役后,转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常务副团长。
而保有文工团名号的,也只剩下全总文工团、铁路文工团和刘昊然所在的煤矿文工团。
虽然文工团逐步消失,但大众对曾经文工团的幻想依然存在,我们仍旧可以通过文艺的形式管中窥豹。比如《芳华》,这部新世纪以来唯一缅怀旧有文工团系统的电影作品,因为许多主创主演的文工团工作经历,我们尚能从中直接观赏到一些过去文工团的残迹。
在遇见郑晓龙和王朔之前,20岁的冯小刚还在战友文工团担任幕布制作工作。
而编剧严歌苓12岁时即考入成都军区文工团担任舞蹈演员、女主角苗苗则曾在总政歌舞团主演献礼舞台剧《解放》、女演员隋源在成为电影演员前曾在前线文工团作为舞者工作了六年。
《芳华》里,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人是如何幻想文工团里的青春岁月的。
冯小刚与严歌苓的青春记忆编织了一个过去时代里美好与残酷交织的故事;罗攀自然光为主的摄影技巧、石海鹰力求还原的美术功力营造了视觉上的重温故梦;
而钟楚曦、苗苗与隋源等人出色的舞蹈功底更献上了文工团所代表的文艺专业素质。
影片中,刘峰曾作为舞台景片师的经历无疑带了些冯小刚的影子。
故事视点人物萧穗子的经历也与严歌苓的人生轨迹或多或少地重合,严歌苓也是先做舞蹈演员,在自卫反击战时上前线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后转而成为一名女作者的,而她的父亲萧马同样也是前期被打倒,后期被平反调入北影厂做编剧的。
《芳华》承载了50年代底生人的一代人对青春最切实的记忆,一方面是因为特殊时期遭遇的惨痛打击,另一方面则是青春里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渴望。
这种情绪上的对立,造成了许多观众对《芳华》主题感受的撕裂,但这种撕裂,也正是《芳华》故事形成的基底。因为那个年代的人,特别是文工团里的人正是生活在这样撕裂的环境里。
影片中的刘峰从人人敬仰的标兵,到被嘲讽的何小萍的搭档,再到作风有问题的人,也正是时代对文工团里的这批人和对固化思想的态度演变,严歌苓要讲述的是时代演变中人对社会的认知在逐步改变。
而对文工团生态的描摹,则用了类似于那个年代的校园暴力做底本。
何小萍穿军装拍照这个情节其实在冯小刚身上也发生过,他高中毕业后进入文工团宣传队,当时征兵已经结束,冯小刚第一次穿军装还是在战友那里借来的,他自己给这一行为取了个名字,叫作“假穿”。
第二年,冯小刚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第一件事就是去领军装。成为军人的冯小刚向队长请假,想回家让母亲看一眼,正如何小萍想让父亲看一眼一样。
文工团相当于一个艺术专业院校,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残酷青春,即带着对过往的缅怀,也带着对少年无知且残忍的嘲讽。
成年到40岁后的人,往往会只记住《芳华》里阳光明媚、歌舞升平的美好时刻,而会刻意摈弃提起自己曾经作为何小萍、刘峰或者作为一名郝淑雯的遭暴力与施暴经历。
而郝淑雯所代表的高干子弟、何小萍所代表的“黑五类”,特殊时期的家庭出身所形成的阶级歧视,在如今的社会里换了说法也并不罕见。
《芳华》无疑是具有样本意义的,如今,我们回过头去看那时的他们,依旧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青春时期精神上的赤忱,他们虽然并不生活在一个资源丰富的时代,但他们仍然具有非常单纯的青春活力,这也是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
但《芳华》作为表现文工团的范例也是绝唱,那样的文工团早在那代人青春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而那代人,也完了……
只不过,时代潮流瞬息万变,你完全无法捉摸其中的规律,就像你以为文工团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却因为流量的光环而再次回到大众视野,那些意识先行本该被市场淘汰的作品却在今年一遍又一遍地上演。
还在坚持搞艺术的人,或者对艺术的未来有信心的人,有必要回望一下文工团式的文艺工作,再看看当下的艺术环境,Just do it 个啥啊,考编就vans了。
设计/视觉:KIKI / JASON LI
来源:X博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9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