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他犯罪不是因为他的经历,而是因为他本性卑劣。

@水木丁:你们想过吗?为什么昆明那个劫持人质歹徒会要求见记者?

他还曾拿着喇叭公开喊话,抱怨这个社会不给他出路,自己无所谓死不死。

很显然,这是一个亡命徒,他最大的诉求,就是自己在临死前拉上几个垫背的,搞一桩大事出来,让全国震惊,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委屈的人,他希望所有人都看到他的委屈,这样他就死而无憾了。

另外,他也知道媒体喜欢这样的故事,而且他想的还是对的。

在曾经发生的许多次震惊全国的类似的恶性事件中,我们的媒体,网络上的很多人,都曾经表示过,非常理解罪犯的苦衷,他们乐于和罪犯共情,认为罪犯杀孩子,放火烧公交车,是因为他们太不容易,帮罪犯指责这个社会的不公。

所以,这个人一定在作案之前,曾经一遍遍幻想过,在自己死后。自己的“凄惨”故事终于被人们看到,他终于得到人们的同情和理解。

不幸的是,他的幻想会实现的。

我印象里,这个风气,是当年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开始的。当时有许多媒体和许多网友同情陈水总。

后来这个风气也没有改变,每当有这种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就总会有人出来站在凶手一边,和他们共情,替他们抱屈,还美其名曰,我们了解凶手,是为了防止犯罪。

不对!这不是在防止犯罪,这是愚蠢的行为。这不是在阻止犯罪,这是在鼓励犯罪。事实上,你越共情,越理解,越一遍一遍的去描述,越容易激发那些潜在的凶手,博得公共媒体和大众的共情,本身就可以成为犯罪动机。

我看了十多年的《犯罪心理》,看过无数冷酷杀手的测写,大多有不幸童年,对社会的仇恨,但是这部剧传递的最正确的一个观点就是,无论什么原因,这些人都是反社会者,是人类公敌,他们威胁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部剧中,《犯罪心理》小组有专门受过训练的新闻发言人,他们绝不会在公开媒体上,对凶手表现出任何的同情。他们经常为了不满足凶手的快感和虚荣心,会封锁消息。他们反对给凶手起专属的外号,因为这会让凶手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只会鼓舞他犯罪……

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社交平台在做什么?每次发生这种事情,铺天盖地的对凶手的详细报道,同情,理解balblabla……这就是为什么,昆明的这个歹徒,拿刀逼着孩子的时候,直接要求的是,我要找记者。他还让被绑架的孩子叫给我听,哭给我看。

这是他希望对公众进行精神虐待。这个男孩恰恰做了犯罪心理里说的非常正确的事。这种时候,你绝不能哭,不能显露出害怕和恐惧,绝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但是我们的媒体从来不曾反省这样助纣为虐的行为。这种愚蠢的行为,做了一次又一次。而且还没法制止他们。

我从当年厦门的陈水总事件时,就曾经讲过一段话。今天我想再说一遍。

陈水总和挪威的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从犯罪心理上来说,没有区别。

挪威社保体制比我们好太多,一样出反社会杀手,就这个个案来说,陈水总的个人因素,才是他犯罪的原因。

他无法对抗强权,就选择一车无辜的人下手,这些坐公车的人和他一样是弱势群体,他能杀这么多人,这说明即使没有社会原因,没有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个人也绝非什么善类。

为他们开脱,就是在给我们自己挖坟。无非是在暗示这种人,无论你杀多少人,你受过的苦都会被大家看到,你被忽视了一辈子,你会成为重要的大人物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次也不会好到哪去,你看吧,过两天各种给我们挖坟的言论和文章就都会冒出来了。

那些媒体和那些糊涂人就这么给我们挖坟,我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除了写几句,呼吁一下,算是尽个人事吧。

别人糊涂,至少咱们自己不能糊涂。希望糊涂人,少一个是一个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97252.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