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芊芊做梦都没想到 “智力有问题、连衣服都穿不好” 的沈浪居然娶了女神金木兰,攀上了玄武伯爵府的高枝。同样心生嫉妒的还有太守之子张晋,他鄙夷地认为这是一场假婚礼,在他眼里沈浪不过是 “入赘徐家之后,因为偷窃财物,调戏侍女而被踢出来的废物”。张晋指使秀才颜雄写下三个生僻字,意图刁难沈浪,然而沈浪不仅认得,还写出众人完全不认识的字回击。这个情节属于近几年火热的 “赘婿文”,出自 “沉默的糕点” 所作的网络小说《史上最强赘婿》,小说中,医科大学学生沈浪穿越到古代成为无背景、无身份、被众人看不起的弱小赘婿,并成功逆袭。
2020 年 9 月 9 日,据在线阅读应用 “疯读小说” 的统计,近一个月热度上升最快的前十部作品中,赘婿题材占 30%,成为男频小说的主流题材。在番茄小说 App 上,阅读排名最高的赘婿作品是 “轩疯狂” 所著的《龙王赘婿》,数据显示有 195.7 万人正在阅读。而在喜马拉雅听书软件上,播放量最高的赘婿文则是网络小说作家 “陪你倒数” 的作品《最佳女婿》,播放量高达 13 亿。
在网文界,最有名的赘婿当属 “愤怒的香蕉” 笔下的宁毅,这名历经钩心斗角的金融巨头从现代世界穿越到宋代,摇身一变成为富商苏家的赘婿。宁毅本想做个闲人,奈何卷入乱世纷争,前期助力苏府在商斗中叱咤风云,后期入局朝堂开启灭梁山、打西夏的战争大戏。
真正让赘婿这个形象广为传播的则是由演员管云鹏演绎的赘婿,他凭借歪嘴一笑爆红网络。在很多视频网站上出现由赘婿文改编的广告短剧 —— 在 1 分钟左右的短视频里,男主人公被妻子及其家人言语羞辱甚至扇耳光,随后亮明自己的身份报复回去 —— 他其实是豪门的少爷或者权势滔天的龙王。短片的最后,对方下跪求饶,管云鹏则露出标志性的歪嘴一笑。
“男主深藏不露,前期受到打压,妻子家人冷嘲热讽,绝地逆袭高光时刻,多为现代商战题材。” 疯读小说发布的《40 + 男性读者人生观报告》总结了赘婿文的元素。
雅清是某小说平台的运营编辑,她总结,赘婿文读者的主要特征是学历偏低、年纪较大,通常以男性为主,中年家庭主妇也占一定比例。“与其说赘婿文吸引的是中年低学历的人,不如说它吸引的是对小说没有概念的小白读者,只是现在的社会,没有小说阅读经验的年轻人太少罢了。”
疯读小说发布的报告印证了雅清的总结。在该平台上,阅读赘婿题材小说的用户 40 岁以上的超过半数,平均年龄为 41.4 岁,这类用户此前对类似赘婿文的轻娱乐阅读内容接触较少,其阅读时间集中在工作时间、午饭前后及睡前时段。同时,有 27% 的女性也对赘婿类网文有兴趣。
谈及赘婿文受欢迎的原因,雅清认为,赘婿这个身份只是一种让读者代入的工具,本质上它和大多数男频爽文套路是十分相似的。“赘婿这一身份会脱颖而出,是因为当下社会,尤其是在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人群中,屈辱感格外强烈。一旦屈辱感达到一个最高值,这个时候的逆袭打脸才能达到读者心里最高的‘爽点’。”
1 “幻想成为土豪是什么样的”
在抖音上,连载短视频《赘婿叶孤城》于 2020 年 7 月开拍,已拥有 130 多万粉丝,这系列视频的场景看起来有些粗糙,演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素人,他们有的在鞋厂工作,有的从事服装买卖,在工作之余搭建起这个 “草台班子”。摄制一条一分多钟的短视频只需要三天时间,每条视频的评论区都有人催更。
孟志强是《赘婿叶孤城》的编剧兼导演,他写下这个剧本最初是因为 “自己没什么钱,幻想成为土豪是什么样的”。剧中的叶孤城因家庭变故被赶出门,后在柳家的帮助下加入军队,但与柳家小姐柳言结婚当天因军事任务逃婚,消失了几年后再次出现在柳家,遭遇柳家人的轻视,但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让柳家逐渐对他刮目相看,也与柳言再续前缘。
短视频中的赘婿人设与网文中的别无二致。男主看似是小人物,无背景,实则隐藏实力。在第 17 和 18 集中,叶孤城被当成农民工差点儿被赶出酒店,随后酒店总经理赶来恭迎隐藏身份为董事长的叶孤城。有网友留言称 “叶孤城有嚣张的资本”“现实就是这样,你有钱就看得起你”。
对于《赘婿叶孤城》受到欢迎,孟志强分析,“可能呈现了当下社会的某个现象,有些家庭也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感觉自己的女婿或者孩子没出息,都有对比,尤其是在农村方面这种现象特别严重。” 孟志强称,他自己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生于 1988 年的孟志强是温州泰顺人,大学毕业后曾经做过在路边发宣传单的临时工,机缘巧合进入一家公司搞活动策划,2019 年他接触到直播运营业务,干了三个月之后开始拍摄制作短视频。起初,孟志强完全没有拍摄经验,通过看电影研究每个镜头怎么拍,怎么切,研究了一两个月心里才有一点儿底。
父母不看好孟志强的这份工作,甚至有些排斥,希望他找一份稳定的、朝九晚五的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分昼夜地干活。孟志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比较固执,一直以来都想要靠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孟志强的父亲年轻时就开始创业,打下了不错的家庭基础,但对于孟志强而言父亲的成功却是他心头的一座大山。“身为子女我们一直突破不了他的槛。” 父亲常常将他与同辈的孩子进行比较。刚从大学毕业的那几年,孟志强说自己有些偏激,“觉得我要超越他们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父辈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创造出一定的价值,我们作为子女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如果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感觉特别愧对他们。” 孟志强袒露自己的内心压力。或许是看到了《赘婿叶孤城》的一点点成绩,父母目前对他的工作态度随和了许多。
2 “让他有了当年的感觉”
2020 年疫情期间,张军开始看赘婿小说。此前他喜欢和朋友出去共度闲暇,受疫情影响只能躺在家里刷手机。张军在一款资讯软件上看新闻时,偶然刷到了赘婿文的广告,点进去被开头吸引便一发不可收。
张军的女儿发现父亲看网文后,起初有些讶异,她从初中开始躲着父母偷看各种网文,没想到忽然间竟与 52 岁的父亲成了 “书友”。其实张军年轻时喜欢看古龙、金庸等作家的武侠小说。深谙网文套路的女儿理解赘婿文对父亲的吸引,设定简单,节奏快,又是现代社会背景,对于学历不高的父亲而言清晰易懂。“相比文学小说之类,网络小说的便捷性和通俗性是吸引他来读的重要原因。”
女儿听张军聊起过书中的情节:男主人公出身不好,但颇有能力,机缘巧合之下入赘到权势显赫的女主人公家,在女方的家族企业上班,公司里的人都看不起入赘的男主,可事实上,该公司一直在争取的一位重要客户,其幕后老板正是男主。在女儿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甚至有些老套的网文设定,但第一次看的张军觉得很新奇,他很兴奋地对女儿说:“男主很厉害,是个大人物!”
在女儿眼里,父亲张军曾经也是个人物。张军是赶在改革开放初去深圳 “下海经商” 的年轻人,当年迫于生活压力,他初中没读完就出门闯荡,先是在家乡开饭店做帮厨,继而去深圳开了家槟榔店,挣了不少钱。
“那时候他才十几二十岁,是最年少风光的时候,朋友成群,女朋友也不缺,个个都漂亮。我爸接我姑姑去深圳玩、见世面,费用全是我爸包。” 女儿回忆起父亲张军的青春年华,“他那时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穿花衬衫、牛仔裤,梳着油头戴墨镜。我爸说那时候有派头的人才这样。” 她在照片里见过父亲最张扬的年纪,张军偶尔也对女儿讲起那段岁月。
随后张军结婚,女儿的出生、家庭的责任给他的人生带来改变。张军和妻子长期在外地工作,女儿被送到乡下养。“父亲有次回来看我,觉得我被养得可怜兮兮的,火腿肠都没吃过,就很心疼。所以他下定决心亲自带我、保护我。” 在女儿看来,这是张军放弃经商的原因。深圳的 “快意恩仇、鲜衣怒马” 听着美好,实则危险,当时的贸易港口鱼龙混杂,做生意难免遇上打架寻仇,对孩子并不安全。张军决定回到家乡,他在国企找了份稳定的工作。
“赘婿文可能让他有了当年的感觉吧。” 女儿感叹道,“都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是人都会有希望受人瞩目的心理。这样的人应该很多吧,他们见证时代的变迁,经历了风风雨雨。年少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人到中年后归于平淡,偶尔拿起老照片也会感叹,当年他还不是谁的爸爸时,也是个少年啊。” 女儿认为,赘婿男主的 “逆袭梦” 恰好满足了像自己的父亲张军一样的中年男性对于柴米油盐生活之外的一些英雄幻想。张军虽学历不高,但喜欢读近代史的书,尤其喜欢毛泽东诗词,张口就能背诵,与女儿谈起毛泽东的时候,张军常常赞不绝口,说若他生在那个年代,一定要参加八路军打鬼子。
3 “击中了一代人非常深的焦虑和欲望”
从事金融工作的文海因为赘婿系列广告视频 “入坑”,开始看 “愤怒的香蕉” 写的《赘婿》。对于短视频和网文中男主人公的命运他没什么代入感,但分析道:“现在很多中年男性确实面临类似的困境,现在的短视频内容呈现了中年男性的不满,是不是也代表了当下中年男性比较卑微的境况?他们的不满不光是对于岳父岳母或者亲人,更多的时候还包括妻子。”
雅清观察到,公共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大多数人对赘婿文的态度是轻视甚至鄙夷,认为赘婿小说文笔粗浅,通篇充斥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这些在论坛上自由发言的人,大都比较年轻,学历高、收入好,可以追求小资或文艺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但是在中国,这部分人其实已经在金字塔的中上层了,而金字塔的下面几层是一个更庞大的群体,赘婿文针对的就是这个群体的精神需求。” 雅清表示,这也是赘婿文的广告投放一般都选在微信朋友圈之类平台的原因,“这部分人如果用网络的话,朋友圈是他们能看到的地方。”
文海感觉现在三四线城市网络小说的受众越来越多。他与妻子回北方县城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岳父竟是重度网文阅读者,手机几乎不离手。大舅也是一样,开车的时候都要放着网文音频听。南方周末记者在抖音上私信了十多名追更《赘婿叶孤城》连续短剧的用户,多数已读不回,只得到一位回复 “好看”,再无下文 —— 这是一名拥有一儿一女、开着一家小吃店的中年男性。
雅清听客服同事反映,经常接到中年男性读者的电话或在后台的提问,“他们可能打字都不熟练,说话方言口音很重,他们不懂为什么自己花钱了居然还不能看到小说结局,为什么要每天更新而不是一次性买到结局。”
“人们嘲笑的看似是赘婿小说,其实是看不起这些读者。” 在雅清看来,赘婿文读者与其他小说爱好者并没有太大区别。“赘婿文可能是这些读者的小说启蒙,是打开他们新世界的钥匙,就像小时候喜欢玛丽苏小说的我们一样。同样都是靠意淫来疏解压力,并没有谁比谁高贵。”
雅清有位网友的妈妈五十岁左右,从赘婿文和总裁文开始看起,逐渐由小白变成小说达人,读过的题材种类愈发丰富,最近开始看古言了。“你说她生活不幸福、靠幻想活着吗?并不是,但是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点不如意,一点鸡毛蒜皮,小说就是用来排解这些的。” 雅清认为,赘婿文男主大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软饭硬吃”,“现在的套路,还是要男主自身比女主家强的逆袭,读者才会看。”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男频主编吉云飞曾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赘婿文流行的必然,“任何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可能你觉得作品不过如此,但它背后一定是击中了一代人非常深的焦虑和欲望。很多已婚的、有家庭的中年男性可以说是非常沉默的一群人。”
在苏木的印象里,父亲就是那种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的人,平日里很少会分享自己的压力和烦恼,南方周末记者向苏木的父亲和张军分别发出采访邀约,均遭到拒绝。在苏木看来,听赘婿文算是父亲的疗愈时间,“听小说其实是一个比较私密的事,就像我们女孩子在看玛丽苏言情剧的时候是不会希望别人来打扰的。尤其是男性呢,也比较需要自己的树洞时间恢复一下自己的情绪。”
身为赘婿文爱好者,苏木的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听上三四个小时。为了追上最新的连载,父亲催促苏木帮忙买了好几个小说平台的会员,又是充钱又是买币。张军则相反,据女儿观察,“手机上一切要钱的他都不愿意,也不敢点,他怕点错了别人把他卡里的钱都划走。” 因此,每遇到花钱才能继续看的小说,张军就选择弃本。
对于苏木的父亲来说,在赘婿文里可以看到普通人奋斗的影子。由于爷爷本就是体制内中层干部,同在一个单位的苏木父亲在事业上一直顺风顺水,但也不温不火。苏木说:“我爸年轻时候不怎么努力,也不去沟通联络,结果这都快退休了,还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员工,现在看来也会有一些遗憾吧,所以看赘婿逆袭对他来说可能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图片
(应采访对象要求,孟志强、张军、苏木、雅清、文海均为化名)
来源:南方周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39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