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Zpuzzle
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视频阅读有一个天然的 bug,那就是信息密度和检索效率都比较低。
通常来说,一个人正常讲话的语速差不多是 200~300 字 / 分钟,但普通人经过简单训练后,阅读速度可以比较轻松的达到 500~1000 字 / 分钟。一个半个小时长度的视频,根据语速的不同,配的文稿通常在 8000~1 万字左右。但按照我的阅读速度,只看文字稿的话,最多 10 分钟就能看完。
另外,《一席》等公众号推送演讲时,通常会在后面配上视频的文稿。一般 15 分钟的演讲,我大致可以在 5 分钟内看完文稿,所以后来我也就渐渐的不看他们的演讲视频了。
而且,看文字稿的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迅速确定阅读的策略。比如我想要看一篇我自己熟悉的领域的文章,我只需要先大致浏览一下文章的框架和顺序,然后略过那些基础的背景知识,只看中间需要的部分即可。这样,一篇几万字的文章,实际上的阅读时间也不过是十几分钟而已。但如果用视频来做的话,我根本没办法先对一个两三个小时的视频确定框架,然后再去确定哪部分有用、哪部分需要精读。
除此之外,视频 “阅读” 的另一大问题,就是阅读的顺序是跟着时间走的。如上面所说,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我熟悉的部分我可以略过,看到我不熟悉的部分我可以多花点时间反复读几遍,但视频里这一部分过去了,也就直接过去了。当然,如果是非直播的内容,你的确可以向回拉,然后反复观看,可这毕竟没有直接看文字来的方便 —— 何况看文字的时候还可以写写画画标记重点。
当然,这不是说视频没用。比如在看一些军事科普节目的时候,用动画可以很直观的展示某些武器的工作原理,很多非专业的人也能一眼看懂。再比如一些舞蹈动作、武术动作,跟着视频学既不容易出错,而且效率还高。视频里简单几秒就能讲完的,用文字可能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字,就这样最后的描述还不一定准确。我更喜欢的是阅读方式是主体部分用文字,但涉及到一些文字难以解释或者描述的问题时,插入视频或者图片来辅助讲述。
以上所说的还仅仅是信息密度方面的问题。在人类还是以语言作为主要交流途径的背景之下,很多抽象的内容是难以通过具象的画面去表达的,而在人类的任何一个学科里,规范化的研究都必然建立在大量的专业学术概念与抽象的研究方法之上的,这也就决定了至少在目前,视频的确还无法表达很多更 “高级” 的内容。何况,即便视频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去 “表达” 出这些内容,对于专业的学习者来说,效率也并不高 —— 以每小时不间断朗读 2 万字计算,一部 50 万字左右的专著就需要读整整一天,但对于很多专业研究者来说,50 万字的专著其实最多半天时间就足够读完了。
如果非要提升视频中的信息密度,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让视频中的每一段画面都承载更多的信息。但如此一来,观众又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去暂停画面,思考之后再去看下一部分。又或者,通过反复观看的方式来理解视频的内容。这样弄下来,观众花的时间已经远远大于文字的阅读。
而目前来说,很多视频节目真正存在的问题是视频中的无效信息太多。这种无效信息,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许多视频信息与文字内容的关联度本身就比较弱,比如一些讲历史的 UP 主在讲到战争时,会随便截一些电影、电视剧里的战争场面来充数;第二,是很多人视频内容本身不具备任何信息,但却会对阅读的过程造成强干扰,比如说半佛视频里的一堆动图 —— 这常常会让人觉得 “这视频真有意思”,但其实看视频的时候注意力大都被图吸引走了,真正的内容是什么记住的人反而不多。
即便是那些精心制作的节目,里面往往也都填充着很多无效信息。像我们当年上专业课以及在电视台实习的时候,讲到节目拍摄,老师以及那些老摄像们传授最多的一个技巧就是没事的时候多拍拍空镜,剪辑的时候不知道剪什么适当放两个空镜作为过渡。“空镜” 其实就是无效信息,但在视频制作中又必不可少,这样一来视频里究竟掺了多少水,也就不难去想象了。
PS:
最后,关于语音与文字的信息密度,我可以举一个直观的例子。
在看这个回答的人中,应该有不少喜欢看网文的吧?
如果正常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 250 字,那么每小时朗读的字数也就是 15000 字 —— 而按照目前网文每章 3000 字左右的长度来计算,15000 字也不过是 5 章而已。那么,在你阅读网文的时候,读 5 章需要花 1 个小时的时间吗?
来源:知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0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