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年横财发展会
重庆,一座魔幻、硬核、荒诞的赛博朋克之城。
素来以其 “美食之都” 和 “8D 山城” 的美誉,稳稳地闪耀在青年们的旅行打卡名单上。
每年大批涌入重庆的人潮中,有循着地道川渝火锅味而来的食客,有追寻魔幻走位而来的路痴,还有看了《重庆森林》却走错地儿的电影发烧友……
这环山绕水、高低错落、迷雾重重的小城,凭谁看都该是纯消遣的去处。
但在搞钱人的眼中,重庆的真实身份却是负债青年的地狱与天堂 ——“小贷之都”。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 2021 年第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分地区情况统计,全国共有 6841 家小贷公司,其中设立在重庆的有 255 家,看起来稀疏平常。
但是你再细看,全国实收资本总量为 7800 亿元,重庆却以 1088.09 亿元的份额独占鳌头,力压江浙沪。这体量与实力的对比,难道就是传说中的 “人小鬼大”?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重庆悄悄聚集了如此多小贷企业,还把盘子玩到 TOP 级呢?
故事还要从一个人说起。
前重庆市长黄奇帆,坊间称其为 “金融市长”,正是打造小贷之都的工程师。
2001 年,49 岁的黄奇帆离开仕途起点上海,远赴 2000 余公里外的重庆出任副市长,开启长达 15 年的渝地耕耘岁月。
这位深谙金融之道的黄市长,在其任职期间(2001~2016)带重庆经济搭上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直至其 2016 年辞去职务时,重庆 GDP 增速已达到 10.7%,位居全国首位。
重庆经济增速斐然的秘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黄市长对金融的把控力。
2018 年,黄奇帆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用三句话概括了金融的本源:“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信用杠杆和风险”“为实体经济服务”。
依靠这样一套金融准则,黄奇帆在重庆这片隅居西南土地的城市大胆开干,释放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譬如,先是在 2009 年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股东或发起人的人数、持股比例限制,放款出资人入股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格限制等。
而后,注册地在重庆的小额贷款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 70% 以上的,就能按照 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都比正常税率低十个点了,哪家财务不嗷嗷叫拖着老板跳上去重庆的火车?
并且注册地在重庆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最高可以是注册资本额的 230%,其余地区最高融资比例一般则控制在 50%。这可关系到盘子到底能玩多大的问题,有野心的小贷公司连夜都得赶趟儿。
此外,2010 年 5 月,重庆还放宽了小额贷款公司境外投资者入股限制,霎时间涌入大批港资和外资企业,如富登小贷、亚联财小贷等等。
总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组合拳的威力下,重庆市成为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中最鲜明的一道旗帜,大批试图涉足金融领域的企业纷纷涌入这迷雾重重的山城。
如今,每年为蚂蚁贡献 45 亿利润的两家小贷公司 —— 蚂蚁小微小贷和蚂蚁商诚小贷,也是在 2013 年搭乘了重庆政策春风起飞。
陆陆续续,海尔小贷、苏宁小贷、小米小贷、度小满小贷、京东同盈小贷、中金同盛小贷、美团三快小贷、猪八戒小贷、中和农信小贷、人保小贷、万达小贷、永辉小贷、农产品小贷……
这一个个熟悉的品牌面孔,无论来自什么行业,只要意图涉足小贷金融企业,都在重庆落地。
因而,重庆的小贷企业虽然数量在全国不算突出,但由于资方实力强劲,贷款存量余额稳居首位,与第二名江苏拉开一道天堑。
哪里有政策,哪里就有掘金大队,这话毋庸置疑。就看当年清一色的霍尔果斯影视公司,在观众压根分不清这到底是西北哪个旮旯时,它就已经为娱乐圈大腕们省出了无数座豪宅。
所以,朋友们还是要多读文件多看报,多看风向多思量,不定哪阵东风就带你踏上了暴富快车道!
话又说回来,黄市长虽然将重庆推上了 “小贷之都” 的茫茫之路,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意思,但他实际上是个倾向于金融风险抑制的决策者。比如,虽然大胆放开小贷业务,但是对于 P2P 却深恶痛绝。
这一切都是基于他所崇尚的金融原则,他对于整个小贷业务运转的风险评估法则的自洽,虽然事情发展到最后,总有些过往未曾察觉的漏洞会悄然而至。
比如,那款名为 ABS 的金融工具,就一度让小贷业务坐上过山车式的繁荣与衰退。
按照黄市长原来的思路,P2P 坚决不能放行,互联网小贷公司可以放心去做。
他认为 P2P 没有资本金、杠杆过高、贷款对象没有还款保障,整个运行是借新债还老债的庞氏骗局,这一出问题可就是一连串的大问题。
过去几年 P2P 平台陆续暴雷,也印证了其坚决抵制的正确性。
但是另一面,黄市长在对互联网小贷公司进行风险评估时,却对企业资金实力与技术,以及金融市场规则的严密程度表现出了过分信任,从而忽略了极为重要的漏洞。
这段回首,还被收录进他所著的《结构性改革》中,成为金融风险防范典例。
上文中,我们有提到过重庆地区小额贷款企业的最高融资比例是 230%,当年蚂蚁金服正是通过 2.3 倍的拆借融资,将 30 多亿元资本金变成了 90 多亿元网上小额贷款。
一般而言,手上拥有 90 多亿小额贷款后要想盘活资金,最直接的就是找银行抵押获得现金流,拿这部分钱贷出去获得债权,之后再抵押给银行……
但这种做法并不是可持续的,因为抵押给银行得到的现金流会大打折扣,几个回合下来就盘不动了。
聪明如蚂蚁金服,它绝对不会用一个把自己的路给堵死的方式。
于是,他们选择了 ABS(资产证券化),从而达到了循环发放贷款的目的,最后将 30 多亿资本滚成 3000 多亿网上小贷,形成了上百倍的高杠杆。
ABS,简单来说也是盘活手上无法流动的资产,常见的就是债权打包,实质上是融资行为。
上一次大家听闻 ABS 的大名,极大概率就是 2008 年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这属实是一个不慎用就杀伤力极强的金融工具。
资产证券化如何保持利益最大化呢?
重点在于其复杂的分层设计,譬如将 30 亿贷款做成 A、B、C 三个等级的 ABS 债券,风险依次由低到高,固定利率也由低到高,A 级债券占比最大,B 级、C 级占比依次变小。
30 亿债券背后所对应的是 30 亿贷款,用贷款收益率来保障债券固定利率,假设贷款收益率为 18%,如 A 级债券固定利率设定为 6%,中间会有 12% 的差额利润;B 级债券也会有超出固定利率的差额利润;用 A、B 级的差额保障 C 级的高额固定利率。
然后依次用 C 级为 B 级担保,B 级为 A 级担保,假设有贷款无法收回,就从高风险高收益量级最小的 C 级债券开始亏损。
债券卖出就能回流资金,从而开始下一轮发放贷款,如此循环下去,不用受制于银行的骨折式抵押。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众多小贷公司,过去也都是以各种各样的金融手段,获得巨额利润。
如果想轻松愉快地理解其中的运作机制,有空可以观看电影《大空头》,感受下金融工具的魅力。
重庆的政策东风充其量是锦上添花,过去真正让小贷公司炙手可热的,还是大家都眼馋的东西:以小博大的巨额利润。
自去年的监管风波以来,小贷行业已被大大压制,未来的的大整顿也在可预见范围内。
按照最新的小贷管理办法,未经银保监会批准,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光这一项,重庆许多小贷企业都很难在过渡期内全身而退。此外,还增加了对实缴纳资本、贷款用途、贷款原则等多方面的要求。
总之,过去在全国肆意泛滥的小贷企业,都在经历一个缓慢受锤的规范化过程。重庆作为大企业小贷公司聚集地,之前享受了多少红利,也许就会相应受到多少冲击。
但是,眼下在力争 “西部金融中心” 定位的重庆,未来也必将跳出小贷之都的桎梏,在金融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不然,接多了从重庆 ×× 小贷公司打来的诈骗电话,我们对它的印象只能是 “魔改版东方哥谭”,而不是好吃好喝好玩的 8D 雾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0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