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堡:每次当我看到有人深陷一些消极的成瘾事物时,我都会隐约地看到这一切背后的失落和挤压。
成瘾在日常语境中通常是个负面的词汇,往往和精神类药品、赌博、游戏、网络等事物连用,当一个人对这些东西上瘾并难以自拔时,自己生活也就往往一塌糊涂了,相对于药品和赌博,游戏成瘾更加常见,无数的老师和家长对其有过控诉,大意是说不怀好意的游戏开发者为了敛财,做出一些丧天良的玩意儿毁了孩子们的学业和生活,每当看到这些指控,我都会想起 “老鼠乐园” 这个实验。
在 20 世纪早期,人们想了解精神类药物是如何劫持并摧毁使用者的,于是就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小鼠关在笼子里,并给它准备两个水槽,其中一个装普通水,另一个装混了吗啡的水,没多久,研究者就发现小鼠对吗啡水产生了依赖,欲罢不能,最后身心崩溃完蛋了,于是,很多人就此得出了结论,“嘿,看呐,这就是药物成瘾带来的毁灭性后果”,顺着这个逻辑思考,想要避免现实生活中发生这种悲剧,自然就要管制成瘾性事物的流通。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一位名叫亚历山大的心理学家对上述成瘾的论述产生了怀疑,因为他发现,小鼠所处的笼子环境单调压抑,除了喝吗啡水以外,似乎也没啥别的事可干,而现实中是很少有这种极端情况的,于是,亚历山大重新设计了实验,他照旧给小鼠准备了普通水和吗啡水,但同时还提供了宽敞的活动空间,各种消遣用的玩具,还有其他小鼠同伴,其中包括异性,生活环境完全可以用乐园来形容,实验开始后,对照组中的小鼠依然被封闭在单调的笼子中,并很快深陷药瘾,而乐园中的小鼠却对药水意兴阑珊,也没看出什么明显的成瘾迹象。
一个和经常和老鼠乐园相伴提起的例子是越南战争中的美军,越战时,很多前线的美军士兵在焦虑和恐惧中深陷毒瘾难以自拔,以至于引发了社会忧虑,有人表示,将来战争结束后,将有大量熟练操作枪械且战斗经验丰富的瘾君子回到国内,搞不好会整出大麻烦,但事后证明,那些在前线深陷毒瘾的士兵回到亲友身边后,大部分人都摆脱了对药品的依赖,过上了正常生活。
尽管我们离 “人们为何上瘾” 这个复杂问题的真相还有些距离,但从一些观察得出的初步结论来看,人们深陷某些事物难以自拔,成瘾事物对精神的劫持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人们所处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对某事成瘾而陷入了麻烦,而是恰恰相反,他其实是因为深陷苦闷而从成瘾事物中去寻找安慰,想要让人们的生活回归正轨,限制成瘾事物的流通和扩散当然是必要手段,但那不是答案的全部,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用其他积极健康的方法实现自我价值并得到慰籍,是破局的关键。
我也曾经对游戏成瘾,上学时,我曾经深陷一款名叫《石器时代》的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不仅花了家里很多钱,也把生活搞的一塌糊涂,光是因为这游戏就不知道和家里大吵小吵了多少次,如今回想起来,我深陷游戏的同时,也恰恰饱尝着现实生活的苦闷虚无,人际关系紧张,成绩一落再落,而现实越是糟糕,游戏的瘾也就越大,自我认同是每个人的刚需,现实生活中得不到,那就把自己浸泡在可以提供这些的虚无里。
后来,这个游戏我渐渐不玩了,并不是因为某个外力粗暴地隔绝了我和游戏的接触,而是我后来从体育和社交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如今,就算我想回到游戏里,也回不去了,因为现实生活能给我带来更大的满足。
那些控诉游戏的老师家长,往往忽视了自己孩子在现实中的困境,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被游戏的魔力拉进虚无的,而是被苦闷局促的现实生活挤压进去的,我在写下这段文字时,身上还留有曾经被挤压过的痕迹。
“游戏成瘾毁了我孩子的生活!”
“… 您可能是把因果说反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1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