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鸟不飞:我最近搞清楚了很久以来困惑的问题,其实,这一切都跟马的特性有关。
1. 为什么中原王朝向游牧民族发兵的时候选择在冬天或者春天?
例如:
西汉元狩四年春,卫青、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北击匈奴。
唐朝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灭东突厥。
明朝明太祖八次北征,七次选择正月至三月,仅第六次是九月份出兵。
明成祖五次亲征,四次选择了正月至三月,仅第四次是八月份出兵。
2. 为什么蒙古人骚扰明朝边境都会选择秋季?
3. 为什么蒙古人西征的时候每一个人三匹马?
4. 为什么汉武帝与匈奴战争会导致财政破产?
5. 为什么清朝收复新疆的时候军队规模如此之小?为什么不全部采用骑兵?
因为游牧民族之所以厉害,就是马匹提供的高机动性,这是畜能的巨大优势。但游牧民族的弱点也集中暴露在马上,马如果纯粹吃草,由于草的热值低,所以进食的时间很长,留给战斗的时间就少的可怜,就失去了军事意义。如果马匹用于作战,那么就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1. 让战马长时间吃草长膘,在夏季多吃草,等到秋季再用,就是长秋膘,然后一个人备上三匹马,一匹用,其他的马可以吃草补充能量;
2. 让战马吃粮食,或者一半草,一半粮。按节省的半草半粮方式,一个人军人一天要吃1.2公斤粮食,一匹马一天野也要吃4.5公斤粮食,马对粮食的消耗是人的3到4倍。
如此,以上的问题就很简单了。
1. 冬天或者春天进攻游牧民族是最合适的,因为此时草原上的马匹最脆弱,不可能用粮食喂养,身上没有膘,不能进行大强度的运动,否则可能会大批死亡。而中原王朝可以用粮食喂马,让马保持战斗能力,此消彼长,这个时候进攻最合适。
2. 秋天,蒙古人的战马已经长膘了,该去明朝边境打秋风了。
3. 因为三匹马可以轮流使用,总有两匹战马可以长时间进食,维持健康的状态。
4. 因为中原人养马的成本很高,要用粮食喂马,战马不能作为生产工具,是一个奢侈品,民间养马的耗费极大。深入草原作战,要用骡马车长途运输粮食,运送粮食的人畜也要消耗粮食,30石粮食出发,前线未必能得1石。在加上军人、军马都要消耗粮食,而且军马的粮食消耗远高于军人口粮,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以骑兵对匈奴的骑兵,财政破产并不奇怪。
5. 因为新疆本地的粮食产量不足,军粮要要从陕甘供应,陕甘的粮食也是从全国各地转运过来的,这种情况跟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一样,运输路上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军马的粮食消耗又是惊人的,所以清朝根本不是缺兵源,实实在在的缺粮。
理解了马匹对于粮食的消耗之后,我就想起了德国人在北非战场的尴尬处境,没有了燃料,坦克、汽车只能趴窝,变成烧火棍,别说闪电战了,根本没有了战斗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2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