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内娱反卷先锋,他越佛系越爆火

内娱佛系打工人胡歌,终于有作品 “上新”,不过这次不刷脸,而是 “声音演出”。

最近上映的纪录电影《无尽攀登》,讲述了截肢老人夏伯渝 69 岁登顶珠峰的故事,当中的旁白配音正是由胡歌完成。

早在两年前的电影《攀登者》中,胡歌就客串过以夏伯渝为原型的角色人物杨光。他称夏伯渝为 “可爱的、平凡的、真正的偶像”。

12

想让胡歌营业实在太难了。即便是在最红的那些年,胡歌也很少活跃在综艺节目的荧屏上。

不过,向来把 “拍完一部戏就消失一段时间” 贯彻到底的胡歌,每隔不久就会被网友 cue 上热搜。

前阵子,《琅琊榜 3》筹拍的消息靴子落地,一众网友纷纷呼吁原班人马归来,在第一部中饰演梅长苏的胡歌被寄予厚望。

然后是《仙剑》的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无论是原版翻拍还是推出续集,胡歌总会被推至舆论中心,成为演员选角的标准参考。

就连《仙剑 1》时期充满时代眼泪的采访视频、16 年前的旧照都通通被考古,在热搜占有一席之地。

原来胡歌能演李逍遥是蜘蛛精的功劳。

当事人胡歌却一如既往地淡定,任由众人指名道姓让他营业,他还是保持着在娱乐圈 “间歇性露面,持续性潜水” 的态度。

内娱反内卷先锋,胡歌必须榜上有名。

怎么让胡歌营业?

在偶像更新速度一天比一天快的娱乐工业,“打铁要趁热” 仿佛是一道心照不宣的金科玉律。

谁也不知道,后来者的人气将在什么时候全面覆盖自己,连杨超越也明白:“我要牢牢捧住老天爷赏我这碗饭,多吃几口。”

于是,在话题度最高、商务资源最优质、人最红的时候,就要乘势而上、全面开花,抓住最好的变现时机。

而胡歌不止一次急流勇退。就像班上考了好成绩的同学,别人鼓励他再接再厉,他挥一挥衣袖:“我要休息了,爱咋咋地。”

当年,《仙剑》系列和《神话》的热度居高不下,在古装偶像小生这条赛道上,暂时没有诞生能与胡歌比肩的第二人。

类似的剧本大量涌向胡歌,要是他甘愿躺在舒适区,估计一年能无缝衔接地营业 365 天。

但他悄悄地在电视上 “隐退” 了,跑去演话剧《如梦之梦》,辗转多个城市巡演,一场不落。

话剧表演更具挑战性,不但要一次性背所有台词,而且正式演出时还没有重来的机会。

相比起势头正猛的古偶剧,话剧带来的曝光量、报酬却远不如前者。

其间,胡歌参演的电视作品数量锐减。他主动规避古偶剧光环,投身到生活剧里磨炼演技,转型成效却甚微。

从 2010 年到 2014 年,由《仙剑》系列带来的热度和红利逐渐归于沉寂。人们开始相信,“李逍遥” 是胡歌唯一的巅峰。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段时间恰好是第二次爆发前的漫长蛰伏。

因为一年之后,《伪装者》《琅琊榜》的播出就让 “胡歌热” 卷土重来,他也真正从以往角色烙印下的大众印象里脱胎换骨。

然而,做胡歌粉丝是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你想让他积极营业、让粉丝多饱眼福,可能有点 “劝不动”。

《琅琊榜》之后,你以为他终于扬眉吐气,这回可以猛踩油门、名利双收,可他刚拿完奖就跑去国外念书了。

哪怕在国外校园里被认出、被围追堵截,胡歌也没有最大限度地榨取《琅琊榜》《伪装者》带来的红利,鲜少现身综艺,微博佛系营业。

甚至,他的微博有时连续数月断更,粉丝心急如焚地寻找这个 “失踪人口”。

然后他猝不及防地发布动态,人们才知道,在演员胡歌销声匿迹的这段时间里,他去内蒙古种树了,或者是去青海捡垃圾了。

胡歌发微博,就是 “失踪人口” 回归。

他既不畏惧商业价值和人气的流失,也不悉心讨好和留存粉丝,有作品时就出现,没有就归隐于自己的生活。

“做胡歌的粉丝太难了”—— 因为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你期待他做一个 “会来事的” 称职偶像,那多半是要失望的。

“没劲透了”

你读书时班上有没有这种同学?看起来干啥都不费劲,偏偏还能把事情都干得挺不错,文体两开花。

胡歌就是这种孩子,中学时期就 “身兼数职”:校广播台台长、校戏剧社社长、校合唱团团长、班级团支书、班级物理课代表、徐汇区学生话剧团负责人……

这些在胡歌的中学履历里,只是无数闪光点中的少数一部分。而他身上的松弛感,或许能追溯到学生时代。

中学时,胡歌就是上海广告圈小有名气的模特,拍广告赚的钱能维持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读书时就能养活自己啊。/《伪装者》

高中毕业后,他同时手握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和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 offer。

他原本想去北京追逐导演梦,最后却留在了上海,原因很接地气 ——

一是方便维系在本地广告圈积累的资源,边挣钱边上学,减轻父母负担;二是老师说学表演比学导演更容易赚钱。

这种利弊权衡自带上海人的务实精细,他能想明白在某个阶段最需要怎么做。

后来,胡歌搭上仙侠古偶剧腾飞的顺风车,在命运赠与的时机和自身实力的相互作用下,还没大学毕业就已火遍大江南北。

胡歌人生前 24 年的运气,仿佛是从 2006 年一场众所周知的惨烈车祸中提前透支的。

在那场车祸后,胡歌的颈动脉、静脉全部裸露在外,命悬一线,右眼险些失明。事故发生时,与他同乘一辆车的助理当场身亡。

那一年,《仙剑 1》的热度势如破竹,而胡歌正在拍摄《射雕英雄传》。

胡歌版郭靖。/《射雕英雄传》

尚未来得及消化一夜爆红后蜂拥而至的名利,就在一夕之间坠入工作停顿、容貌破损、生死存亡的考验。

当人生高峰和低谷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到极致,胡歌开始思考事业、金钱之外的意义。

他一直觉得,“能够(从车祸中)留下来,应该是有一些事情要做”,但这种 “特殊的使命” 绝对不是多演几部戏、拥有更高的人气。

“很多人会觉得,我的事业有了很明显的上升,然后也挣了更多的钱、获得更多的名,可是我自己觉得,这应该不是我活下来的意义。”

当胡歌处于无需再为生计而做抉择的阶段,名和利都变得轻如鸿毛 ——

“没劲透了,这些以前我都经历过了。”

与其说这是一种与世无争的佛系,不如说是经历大起大落后的通透、平静。

佛着佛着,又火了

胡歌对待娱乐圈的态度,不是那种浑浑噩噩、随心所欲的佛系。相反,他是保持一种冷静的疏离和克制。

许多人成名后一头扎进名利场,秉持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上综艺、拍广告、开直播,把能接到的同类角色演了个遍。

人气最高的那两年,干活的强度可能大于往后十年的总量。

就是在这样的急功近利中,他们把刚成名时的灵气和商业价值吃干扒净。

很多出道即巅峰,随后迅速陨落的 “超男”“超女” 如此;不少 “X 女郎” 也没逃过这条事业曲线。

胡歌的佛系,是他能在 “千呼万拥”、花团锦簇中及时抽身,其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

他并非不负责任、糊里糊涂地甩手离去,而是转身换个地方蓄积力量。在大众镜头前消失的日子里,他去读书,做公益,演话剧。

令人想起内娱另一个打工人毛不易,他凭借《像我这样的人》《消愁》等贴近生活的作品走红。

然而,他坦言成名后时间被工作支配,脱离生活,创作进入瓶颈期。

毛不易谈创作。/《拜托了冰箱》

而胡歌的佛系,使他尽可能拥有更多体验、观察生活的余地,这是创作者赖以生存的养分。

所以,在娱乐圈 “失踪” 一段时间,没有让他从此一落千丈,反而帮助他再次站出来时能交出质量仍算上乘的作品。

胡歌去演话剧《如梦之梦》,也是为了沉淀演技。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 “让我离演员这个职业更近了一步”。

排练《如梦之梦》期间,他的心态、生活状态 “仿佛回到了学校”。

后来《琅琊榜》剧组选演员时,制片组原本没相中胡歌。

直到制片组看到胡歌在《如梦之梦》中的表现,再结合胡歌本人的经历与角色的相似性,才拍板由胡歌饰演梅长苏。

要是他牢牢捧住仙侠古偶这碗饭后,选择的是肆意消耗自己的生活,也许最初那几年会更如日中天,但很快就会有新的偶像小生出现。

恰恰是这点看似毫不在乎 “红不红” 的佛系,反而让他又火了。

大概这就是,安分做事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吧。

来源:有间大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23267.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