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公司一名老同事聊天,聊到了其他同事的财产情况,很有趣。
先说背景,三位老同事应该都 50 岁上下,经历了公司最辉煌的时代。有多辉煌呢,公司一个清华大佬说当年拿了麦肯锡的 offer 没去,来了我们公司,我问他原因,他说那时候我们收入比麦肯锡高一些,又很稳定,这个辉煌的时代估计持续了 10 年左右吧,真是让人唏嘘。所以三位大佬曾经都是非常富有的~说说他们的故事
同事 A:这位同事偶然看数据发现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我们城市的各项数据极速增长,比如人口流入和能源情况等。然后果断判断未来我们城市会有很好的发展,他的选择是买商铺。于是买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每年年终的时候,到处了解当年的各项经济数据,然后继续买商铺。最后整整买了一个街道的铺面。那个街道在当年还是比较新的街道,现在已经成为顶级流量所在了。前阵子和人聊天时表示资产刚刚破亿。
同事 B:这位同事比较保守,想买一个距离公司近的学位房。买了之后发现这个房子挺好的,而且那个小学发展的越来越好,于是有钱就继续买,最终买了 4 套。现在这个学位房基本上是我所在城市最牛逼的学位房了,单价 10W+,这位同事这几套房估计 4000W。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同事 C:这位同事比较激进,赚了钱就买股票。所以。。。就没有然后了,住的房子破了千万,其他的貌似没有太多的资产了。
听起来像我编的段子不,是真实的。
另外,过去的不代表未来,商铺、住宅、股票,哪个是未来之王,谁又知道。
同事 A 的一条街商铺在步行街旁,是曾经的顶流,现在人气仍然旺盛。但是,步行街已经没有高端店铺了,也不再是本市富人的购物场所,而是游客和打工年轻人的打卡之地,消费逐步降级。他的铺面未来堪忧。
同事 B 的房子楼龄即将 20 年,虽然保养的很好,但是难掩颓色,现在有着顶级学位尚能支撑,但是学位房的政策风险太大,一旦政策有变,怕是至少 30% 的跌幅。而且房产税大棒悬在头上,很难看假装看不到。
同事 C 的股票情况我不知晓,无需讨论。
同事 A 要不是在我现在的城市,买了商铺也不是好生意。全国除了极少的城市,买商铺可能都不是好选择,近 10 年非省会城市人口的流出非常恐怖。
同事 B 生在中国,赶上过去 20 年,叠加学位房因素,真的是时代的宠儿。
同事 C 如果生在美国,怕是早就财务自由。
非要说结论的话,各有各命吧。
ylshxajh
运气好才是核心竞争力,如果运气不好可能会有如下结局:
A,政府规划了一片新商圈,建了各种商业综合体,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为时髦年轻人的打卡圣地,设施陈旧的老商圈逐渐没落
B,他需要买一个离公司近的学位房,如果公司开在其他地方,他就不会买这个小区的房子。
春满旧山河
难以变现的固定资产与随时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两者没有可比性。恒大、融创日子过这么难就是写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难以变现。
zengerren
马太效应,强者恒强。未来肯定还是 a 同事最厉害(格局高,看得远),其次还是 b 同事,c 同事炒股这么多年还是韭菜,未来肯定还是垫底。
来源:集思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2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