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被 “毕业” 后,每天假装上班,不敢告诉家人

那天在脉脉上刷信息,无意中刷到一条

1

底下 548 条留言,翻了一下,居然有很多人跟他一样每天也在假装上班

2

同快手员工

3

我以 “假装上班” 为关键词,在各平台搜了一下,发现很多人把假装上班这件事给玩出了花。

来自豆瓣网友:

已经假装上班三天了,实在是太痛苦了,原来在一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上班(不是教师岗位),离家远,每天要 6 点起床,7 点出门,骑着个小电驴通勤一小时。

星期一因为有升旗仪式所以要起更早,5 点半就要起床了。晚上还要看自修,9 点下班,回到家都快 10 点了。所以假装上班的这三天我仍然按照这个时间点每天起床每天回家,实在是太痛苦了。

那么早出门,都不知道去哪里,图书馆又没那么早开门,而且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在外面呆着吹风挺难受的,一天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也挺难受的,感觉不自在,有时候看书也不怎么看得下,但是不看书学习你在那里干嘛,人人都在看书学习,而你在那里玩手机?

我还会在意别人的想法,我还会想这里的工作人员会不会觉得我好奇怪,会不会奇怪我天天来而且还呆一整天,会不会奇怪我怎么有空天天来不用工作啊?

图书馆 5 点半就闭馆,晚上我只能去本地的一家新华书店坐到 9 点了。第一天假装上班出门,去到一家医院,医院门诊都还没上班,我假装进去方个便,在厕所呆了 15 分钟呆到 8 点,然后出大厅的椅子坐着,假装是来看病等拿药,然后呆到 8 点半开始去图书馆。

第二天假装上班出门,总不能天天去医院吧,而且人家还没上班你就去到那里,会让人觉得奇怪的。于是来到市区某个公交站,停好自己的小电驴,然后随便坐了一辆公交车兜了一圈,想着图书馆也差不多开门了,然后就去了图书馆。

第三天,因为真的不知图书馆开门前的那一个半小时该去哪里、怎么打发,干脆就晚一点起床晚一点出门好了,然后骗家人说今天补休两个小时迟一点上班。

该自述底下有一位网友留言:

4

其他留言

5
6

看来图书馆真是假装上班人群的福地,免费桌椅,有插座,可联网,还够安静,唯一不足就是周三要闭馆休息,搞得要转移阵地。

我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我也假装上班过,时间还不短,大概 3 个月到半年。那是 2018 年 12 月的事,当时我还在唯品会做着数据分析,985 吧,遇到大促什么的要通宵,不算很累就是团队比较乱。

刚入职 2 个星期,招我进去的上级就离职了,又过了 2 个月,身边同事一个接一个离职,接着团队又重新分组。互联网公司团队变动是很常见的,离职率也特别高。

呆了半年多,那种工作的无意义感越来越强,每天的工作就是拉数据写 PPT,一个 PPT 写 2 个星期,大部分写完之后都石沉大海,得不到业务团队的反馈。经常有那种我是谁,我在干嘛的懵逼感。

这种无意义感并不只我有,身边很多人都是,关键这么无意义的事居然那么多人在做,数据分析部门 30 个同事,不管高我一个层级,还是高我 2 个层级,都在干类似的事。

那时我已经开始写知乎和公众号了,慢慢发现成就感比本职工作高,因为写出来的东西能得到反馈,还有很多指标比如阅读量、点赞量、粉丝数等衡量写稿好坏,得到的正反馈多,于是越发卖力。

后来我因为写稿,拿到网易公司的一份合同,只要给网易新闻供稿,大概每个月 5 篇这样,我就能拿到 3000 元的月工资,加上偶尔接接广告,每个月靠副业我也能有 5000 元以上的收入。

而因为我承接了公司周报的工作,每个星期日我都没得休息,985 变成了 986,这也大大压缩了我整副业的时间,在一番思索,加上身边自媒体朋友鼓励,我毅然辞职,决定把副业变成主业。

这种事当然不可能跟家人讲,我家人都很传统,在他们心中只有上班和不上班之分,从来不存在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收入的选项,为了不让家里人的压力影响自媒体事业,我走上了假装上班之路。

每天掐着 7 点半出门,晚上 9 点半回家,家附近的星巴克和肯德基成了我的 “公司”,偶尔也去去图书馆,但经常爆满找不到位置。

心理压力是有的,因为要装得像需要下功夫,偶尔早回家了要编一些借口,但看着自己收入节节涨,感觉还是值得的。

那会还是 2019 年,中美贸易战由紧趋缓,疫情也没开始,舆论也不像现在这么紧,大家的钱包也不紧,广告接得还是乐呵乐呵的,于是我也跟家人摊牌了,终于不用再假装上班。

然后 2020 来了,摧古拉朽一般,线下店铺统统完蛋,还好我这种线上业务受影响不大,然后 2021 年,很多公司倒闭,包括很多找我投广告的客户,不倒闭的那些广告预算也大大减少,或转去投视频,疫情对我的影响滞后了一年,接着 2022 年,不只公司没钱,大家都没钱了,线上广告效果不好,公司也越来越保守,恶性循环,广告比 21 年还少。

粗略算下,我的收入大概比 2020 年减少 30%,还好还好,我还没 “毕业”,还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但谁知道 1 年后如何、2 年后如何?随着疫情加重,经济下滑,不管身边还是网上,“毕业” 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不安全感也越来越强,总感觉手上的饭碗随时会被掀翻。

前几天我有感而发,在朋友圈发了这条

7

本意是找几个人聊聊,找找素材,没想找我的人居然那么多。

之前一直联系我投广告的,说工作没了

8

一个联系我说已经 2 年没工作,吓得我赶紧给他发个红包

9

还有工作不如意的

10

面试被刷的

11

感觉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倾诉,哎,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家真的有工作的要尽力保住工作,没工作的也别气馁,降低预期,简历多投投,副业多搞搞,一起熬过这段时间吧,共勉。

来源:挖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28723.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