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托尼刷到一条微博,内容大致说的是 B 站为了省带宽,强行在 Web 端开启了 HEVC 编码视频播放,导致我们在用浏览器看 B 站视频的时候,电脑很容易就会处在一种高负载的运行状态。
很多网友看到这条微博之后,也是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说 “怪不得我一看 B 站电脑风扇就狂转掉电还贼快”、 “我说呢,看 B 站视 频时不时会卡原来是这么回事 ”、“ 看 B 站能耗掉油管两倍的电 ”。。。
尽管 B 站官方后来发文表示 HEVC 编码方式并不是强制使用,只有设备满足一定性能才会开启:
但依然还是有很多网友不买账 。
讲真,在没看到那条微博前,托尼 之前还真没怎么注意到这个事情,不过在了解清楚 HEVC 究竟是什么后,我觉得 这次很多人可能错怪 B 站了。
至少在使用 HEVC 编码视频播放这件事上,B 站这么做并没有错,反而是浏览器拖了 B 站的后腿。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视频压缩的必要性开始说起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无论是我们用手机拍出来的视频,还是别人发在网上的视频,其实都经过了压缩, 如果 视频没压缩,原始文件就会变得非常大。
就拿一段 1080P 60 帧的视频来说吧。
视频每一帧有 200 万像素( 1920*1080 ),每个像素占 3 个字节( R、G、B 各一个),这意味着一帧画面就要消耗 5.7MB,60 帧就是 342 MB:
如果不压缩, 一台 256G 的手机,满打满算也只能拍 766.5 秒 1080P 60 帧视频,换你你能接受?
另外要是你想在线观看完全没压缩过的 1080P 60 帧视频,没 3000 兆以上的宽带提供网速支持,视频来不及加载也就根本没法流畅播放好吧。。。
所以为了方便视频的保存和传播,我们肯定有必要对它进行压缩。
压缩视频的原理讲起来有点儿复杂,但要是往简单的说主要就是干了三件事 —— 跳帧、划块、抽色。
比如说在前期把相似的画面合并成一帧,后期再通过预测还原;
又或者把一块颜色相同的区域当做一个大色块处理;
再或者偷偷砍掉人眼不容易察觉的颜色,毕竟现在的视频甚至能装十亿种色彩,人眼基本分辨不出那么多。
总之效率越高压缩编码技术,往往可以在保证不损失画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视频体积压缩到更小。
而 HEVC 就是一种高效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它通常也被叫作 H.265。
根据官方给出的说法,HEVC 相比传统的 AVC 也就是 H.264 压缩编码技术,可以在保证相同视频画质的前提下,减少约 50% 左右的数据量。
简单来说就是同等规格的视频, 采用 HEVC 编码所需要的空间大概是 AVC 的一半甚至更少,而且 HEVC 最高甚至支持对 8K 超高清视频进行编码。
这样一来经过 HEVC 编码 压缩之后的视频,体积还可以进一步减小,我们也只需更低的带宽就能实现高清视频在线播放或者直播推流。
也正是基于 HEVC 这种更高效的编码,早在 2017 年,苹果就开始让自家 iOS 11 支持 HEVC,并且首个支持 HEVC 的应用就是它自带的相机 App。
而安卓后来也是很快就跟上了, 到如今基本上每台手机都能拍摄并且播放 HEVC 编码格式的视频:
另外像是 AMD、NVIDIA、英特尔等厂商,也早就在硬件上开放了对 HEVC 编解码的支持。
别的不说,英伟达 2014 年发布的 GTX 750,就支持一部分 HEVC 视频的编解码:
而对画质有追求的 B 站呢,也是从 2019 年就上线了 HEVC 编码,算是国内一众视频网站中最早支持 HEVC 的那一批,它这么做也算是在紧跟潮流。
之所以我们看 B 站视频会导致电脑卡顿或者发热严重, 要怪就怪 Chrome 和那些使用 Chromium 内核的浏览器到现在都不支持 GPU 硬解 HEVC。
浏览器不支持 GPU 硬解 HEVC 会导致一个问题, 那就是它在播放视频时只能通过 CPU 来实现软解码,这对 CPU 的运算性能要求非常高。
托尼实测,用 Chrome 看 B 站高画质的视频。
如果你在设置里选了 “优先使用 HEVC 编码视频播放”,你会发现它对 CPU 的占用率非常高,都快飙到 100 了,而对 GPU 的占用率却一直都很低:
而一旦你把视频切换成 Chrome 支持硬解的 AVC 编码播放,浏览器对 CPU 的占用率立马就会降下去,GPU 的占用率虽然有所上升,但并不算高:
这是因为 GPU 拥有专门的解码模块, 在硬解对应编码视频时候的解码效率非常高,不但能减轻 CPU 的负担,还有着功耗低、发热少的特点。
遗憾的是,托尼特意去搜了下,目前除了苹果端的 Safari 浏览器,包括 Chrome、Edge 在内的其它几个主流浏览器均不支持硬解 HEVC。。。
这些浏览器不支持硬件 HEVC 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技术受限,而是因为想要获得 HEVC 相关组织的授权,所需要支付的授权费一点都不低。
目前负责 HEVC 授权的组织一共有三家,就拿其中相对比较厚道的 MPEG LA 来说。
想要获得它家的 HEVC 授权, 厂商每年头十万台终端免费,之后每台终端就要花费 0.20 美元,不过每年封顶 2500 万美元,但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这个费用在手机厂商看来可能没啥,毕竟成本分摊到每台手机上也就是两块不到的事情,但对于可以免费下载到多台设备的浏览器来说就很恐怖了。
所以之前谷歌也搞了一套叫做 VP9 的编码方式,性能和 H.265 差不多,但其他厂商不乐意啊!
一方面是因为 Chrome 的市占率太大,要是大家选了这套方案,谷歌肯定一家独大,甚至可能垄断视频编码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VP 系列是参考 H.26x 开发,对于这编码是否侵犯专利还真说不清楚,万一真出事了,那些用了 VP9 的厂商,可能也会有麻烦。
到时候出事了谷歌可不会对此负责~
所以现在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Netflix 等几大互联网公司联合推出了开源免费的 AV1 压缩编码技术。
它的视频压缩效率不比 HEVC 低,既然有免费的这些浏览器当然会优先考虑支持它。
之所以要这么干,也是因为天天给别人交专利费,心里不爽,有这个技术条件,搞个更好用的出来,岂不美哉?
只不过由于在视频编解码方面,为这个编码格式提供硬件解码的厂商目前比较少,现在只有各大芯片厂商以及最新的显卡比如 RTX 系列才能支持。
所以 日后 AV1 能不能成为一种主流视频编码格式还是个问题。
回到 B 站推 HEVC 这件事上。
B 站作为国内少有能提供 8K 以及 HDR 10 内容的视频网站,它在借助 HEVC 给我们提供更高规格视频的同时还能节省带宽,这事本身就值得肯定。
之前甚至还有不少人通过 B 站 UWP 应用提供的 HEVC 视频扩展,在 Windows 上白嫖到了本来要花钱才能买到的 HEVC 解码器。。。
不过话说回来,B 站支持 HEVC 编码是一回事,它在这个编码下能给视频提供多少码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网友表示,最近 B 站给 HEVC 的码率比 AVC 还低,结果导致选择 HEVC 播放的视频画质还不如 AVC,尤其是在 1080P 分辨率下会特别明显。
然而也有人实际测试了下,在 1080P 分辨率下,HEVC 的视频码率确实比 AVC 高:
由于这点还存在争议,所以 托尼对这事也不好评价。
但不管怎么说,HEVC 必然是一个大趋势,在流媒体平台和硬件产品的通力支持下,我们离顺畅体验它的未来,应该也不远了。
来源:差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2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