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发掘专家解读上官婉儿墓志:这位惊世才女,李隆基为何非杀不可?

今天(28 日)是国内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 —— 陕西考古博物馆面向社会试运行的日子。馆内展出了 4218 组(5215 件)珍贵文物,包括石峁遗址的石雕与玉器、汉文帝霸陵陵区的陶俑、还有整体 “打包” 后完整搬进博物馆的西周车马坑和元代壁画墓等,令观众大饱眼福。

12

上官婉儿墓志(拓片)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件展品,当属唐代传奇女性上官婉儿的一方青石墓志,洋洋洒洒近千字,尤其是最末那段忧伤凄美的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令人们再度感叹这位奇女子的身世、境遇与悲剧结局,也令这方朴素的墓志从大批珍宝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这两日最大的热点和陕西考古博物馆的 “网红”。

而它的发现者、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现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副院长)的李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上官婉儿不仅生前境遇传奇,死后的待遇也堪称曲折:先是被厚葬,然后又遭到 “官方毁墓”,以致尸骨无存。幸而墓中还留下了这一方青石墓志,成为这位 “历史名人中的名人” 迄今唯一留给我们的考古线索。

充满了奇怪矛盾的墓葬

千年前便已被刻意损毁

“在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的 30 多年里,有三个女人的光辉笼罩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的天空,上官婉儿即是其一。” 这是李明对上官婉儿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的评价,“关于她的传奇,直到今天仍旧被历史学家研究和文艺作品改编,被大众所津津乐道,可以说,她是历史名人中的名人。”

然而,除了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外,有关上官婉儿的最重要实物线索 —— 她的墓葬,却未被发现。

直到 9 年前,这个传奇终于得到了考古发掘的印证:2013 年 6 月,因为需要修建一条市政道路,李明供职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对道路路基进行考古勘探,勘探结果清楚显示:在路基正中有一座大型墓葬。“这座墓有斜坡墓道、五个天井和砖券墓室,根据墓葬形制,我们初步判断这是一座高等级的唐代墓葬。” 李明说。虽然等级较高,但他并没有太在意,因为 “这种形制和规模的唐代墓葬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较为常见,我以前也发掘过不少。”

墓道内的双层砖封门

2013 年 8 月初,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李明和他的同事们很快便发现了这座墓中存在一些奇怪的矛盾之处。比如这座墓的墓道很长。通常墓道越长,代表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然而墓道墙壁上却没有考古人员期待看到的精美壁画,只是涂了一层极薄的白灰浆水,显得十分寒酸。再者,壁龛内发现的陶俑也十分普通,并不精美。

“这个时代的墓葬,壁画制作得好,说明墓葬建造者对墓主人是舍得付出的。而通常五个天井的墓葬应该是皇帝同意由朝廷出资建造,反过来讲,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就很高贵。”

墓制规格是高规格上档次的,具体装饰和随葬品却很寒酸,到底是怎么回事?

墓中出土的陶马

更令他们目瞪口呆的发现还在后面:从第四天井开始,墓葬的北半部分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墓室,被毁得惨不忍睹。顶部已完全塌掉,墁地砖被揭得一块不剩,原本墓室西部棺床的位置被彻底铲平,墓室里没有一件随葬器物,棺椁和墓主人的遗骨不翼而飞…… 考古人员们初步判断,这并非盗墓,因为盗墓是为了偷取珍宝,而这十有八九是 “官方毁墓” 所造成的破坏。

是谁在身后遭到了朝廷的 “清算” 呢?谜底很快便被清楚明白地揭示了:甬道发掘接近完成的时候,考古人员发现了最重要的墓志。这方墓志用高质量的青石制作,呈正方形,高广皆约 75 厘米,在唐代墓志中可以算作大型墓志。墓志石上雕刻有牡丹、忍冬、瑞兽、十二生肖等图案,造型优美,线条精细,在唐代墓志线刻装饰图案中属难得的上乘之作。墓志盖顶面有九个篆书刻字 ——“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即便不读墓志,李明也知道,它的主人就是上官婉儿,因为唐代被册为昭容(唐代宫廷中女官的称号,在皇帝 “九嫔” 中排名第二,正二品阶,是相当高的身份)又姓上官的,只有她。

墓志盖顶面篆书刻字: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措辞工稳,文采华丽,书刻俱佳

可以确知上官婉儿出身名门

墓志正文正书 982 字,措辞工稳,文采华丽,且书、刻俱佳,其书法风格用专家的话来说就是 “丰腴流美”,符合当时流行的书风。其中一段不小的篇幅,都用来细述上官婉儿的籍贯和世系(即父祖三代的名讳、官职、事迹等)。

通过序文描述,我们可以确知上官婉儿出身名门(祖父上官仪曾任唐高宗的宰相),且很可能来自一个古老高贵的家族 —— 高阳氏。所谓高阳氏,就是上古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史记》卷四十《楚世家》中也有记载:高阳氏为 “楚之先祖”。到了战国时代,这一家族因在楚国担任上官大夫,从而得姓上官。当时获封上官大夫的人,正是楚怀王的儿子子兰(便是陷害屈原的那个公子)。

此外,墓志中还提到另一位地位显赫却同样身世多舛的上官家族女性 ——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她也是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出于政治联姻的需要,她 6 岁便被送入后宫,成为汉朝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后。因为没有生下子女,且汉昭帝英年早逝,上官皇后 15 岁就成了皇太后。

值得一提的是:汉昭帝死后,被迎立为帝的刘贺,正是那位因为陪葬大量珍宝而轰动后世的海昏侯。刘贺即位不到一个月便遭废黜,另立汉宣帝,于是 15 岁的上官皇太后 “升级” 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在当时风起云涌的宫廷政变中,这位尚未成年的太皇太后失去了几乎所有亲人,独自在深宫里度过余生,52 岁时 “寿终正寝”,与昭帝合葬于平陵。除了因年幼而诞生的纪录之外,她没有留下任何值得书写的传奇。

上官婉儿墓志在甬道中被发现

太平公主一手安排礼葬

请谁为她写下这篇墓志?

正如李明之前所说,武则天、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这三个女人的光辉 “笼罩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的天空”。而在这三个女人之中,如今尤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之间的深厚情谊。对于这次上官婉儿墓志的再度走红,李明的总结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性不多,有名、有才、有故事的更少,上官婉儿三者兼具,故此一千多年以来,热度不减。”

墓志侧边精美的线雕图案(十二生肖中的虎)

当年李明等人在发现墓志后也认为:根据墓志文的行文特点,基本可以认定上官婉儿的礼葬是太平公主一手安排的。“根据太平公主的初嫁年代,我们断定两人同龄,而且同时在皇宫中长大。”

首先,上官婉儿 13 岁被武则天擢为才人,之后一直在女皇身边做 “秘书”,而太平公主又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两人完全具备频繁接触的条件。很自然,她们也很可能有相同的政见,互相欣赏,也出于利益考虑而相互需要。

此外,墓志文中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记载,告诉后人这位才女曾服毒自杀未遂 —— 她极力反对曾权倾一时的韦后爱女安乐公主成为皇位继承人。但李明认为,墓志文是盖棺定论,是太平公主要求写的,必须给上官婉儿立一个唐隆政变之后的正确立场,“至于有没有试图自尽,并不重要。”

令人慨叹的是,冰雪聪明如上官婉儿,早早看出韦后和安乐公主终将失败,也提前站了队,但当李隆基发动政变后,纵使她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坚决拥护李氏王朝,依然没能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李明说,这一动机其实也不难参透:彻底斩断太平与上官的联手,使其无法威胁到自己今后的地位,这才是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真正动机。

见到多年挚友死于非命,太平公主将心中的哀伤,毫不掩饰写入墓志:“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李明也据此认为:上官昭容的礼葬,一定是出于太平公主游说唐睿宗的结果,葬礼的资助者也应该是这位当时说一不二的大唐公主。

然而这份迟来的礼遇也未能持久:李隆基成为唐玄宗之后第二年,太平公主因谋反被赐死,其驸马武攸暨的墓和上官婉儿的墓,紧随其后遭到摧毁。“公元八世纪初叶,毁墓和建新墓似乎成了掌权者发泄怨愤和表达态度的极端方式,这种行为背后的政治因素纠缠着几代人对绝对权力的欲望。” 李明感叹道。

上官婉儿墓发掘地点鸟瞰

那么,是谁为上官婉儿写下了这篇充满赞颂惋惜之情的墓志呢?文章没有署名,李明推测,有可能是唐朝宫廷主要负责撰写注文、碑文和墓志的著作局。还有一点:“如果上官婉儿是死在武则天当政的时期,那她的墓志撰文者必须是当朝宰相,不可能不署名。在唐代,地位显赫如上官婉儿这样的人物,一定是要找名家撰文的。” 李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因《大明宫词》被很多人记住名字的薛绍,其墓志便是初唐著名文人崔融所写。

可以想见,为了哀悼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友,太平公主也一定请到了才华出众的文人。但因为上官婉儿被杀之时,宫廷政变不断,局势很不稳定,因此可能撰文者不愿也不敢署名。但无论如何,这篇文字与音韵俱美的铭文,终究不负这位绝代风华的传奇女性,在一千多年后重新萦绕人们心头,留下良多感慨。

来源:红星新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30132.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