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穷养怕了长大以后不管得到什么好东西都觉得自己配不上,东西也是人也是
一位朋友说他的律师告诉他:当某个人给你打电话,直呼你的名字,等你确认的时候,他大概率在录音。我懵了一会儿,然后想起王维的一句诗:白首相知犹按剑……(@茨冈女神)
「我为什么活不成我喜欢的样子?」「错误的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的答案的。」「那我该怎么问?」「我为什么喜欢不了我活成的样子?」——chxxxxx
看到一段英文文字:有人说生命始于 40 岁,有人说是 50 岁,其实都不对,生命始于你不再取悦于围观者。——yueyxxxunying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赌是最大的风险。
赌的风险大在哪里呢。第一:容易遇上坏人算计;第二:一辈子的心血一晚上可以输光;第三:可以把未来的钱都输掉;四:拖累家人。
赌真不如色。你不可能为了包二奶去找你老婆要钱的。
在互联网世界中,你越不把自己当回事,你能获得的乐趣就越多。
“你行你上” 是非常扯淡的想法,实际情况下应该执行的原则应该是 “谁不行谁下来”。
@乀据扯:看到一个评论。问:“这是什么药?” 答:“复方感冒灵,可以清热解毒,消炎利咽,有效缓解感冒症状”。 问:“你们在对乙酰氨基里加这些乱七八糟的草药干什么?” 答:。//@季业:因为价格就可以比对乙酰氨基酚贵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了。建议大家去药店直接买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一块钱 20 片,万能良药)
铁打的深圳,流水的年轻人。今天听到最深刻的一句话。
其实早些年也有人说这事,说如果你在大城市没定居,你的青春就被大城市给吃掉了。城市是个巨型兽,逆熵体,需要不断地投递燃料才能运转,这些燃料,就包括水电燃气,还有无数的年轻人的青春,哪天没年轻人了,或者年轻人不去了,城市也就完了。
90 后年轻人所有的悲催就俩字儿:房价。除了这俩字儿,生活质量的任何其它方面都远超前浪。
电梯里,一个小女孩拿着可乐一直晃啊晃…… 你这样打开的时候会喷出来的,我好心提醒她。我知道!知道你还晃?我给我哥买的!……
再次和我妈强调我不结婚,看见男的就烦 我妈眉毛一拧:那你的意思是看见你爸也烦了? 我:你不烦他吗 我妈沉默、沉思、沉入思维的迷宫
看了上条聊 “凭什么几代人积累,不如你寒窗苦读” 的评论区,我的感受是: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人出生在罗马,这没错。
但现状是 —— 很多出生在孟买的人,误以为自己出生在罗马。
这些人强烈要求不让别人去罗马。并且认为别人都很羡慕他版本的 “罗马”。
小红薯上有个博主叫 West 就是东西,有一天说起阶级,粉丝里有人被伤害到了,就问他是不是完成了阶层跨越,结果他的回答是:你能看到我,我们就是一个阶级。
属于深话浅说了,非常深的话,非常浅地说了。
原话是:
你在小红薯上今天看到的所有人,不管是这个小姑娘买了几个爱马仕,明天又去坐商务舱,后天又坐在游轮后面拍照,你能刷到他,你们就是一个阶级的,你能理解她为什么拥有这些,她也依然理解你为什么羡慕这些,她就是做给你看的,你们相互能理解,你们就是一个阶级的。
汤姆汉克斯参演的猫王传记《Elvis》里有个桥段好玩:
猫王刚开始走红时,汉克斯演的经纪人便开始让他代言各种商品和自己开发的周边,有一种周边是戴在胸口的那种徽章,写的是 “我恨猫王”(i hate Elvis)。猫父不解,汉克斯解释说,不能光挣粉丝的钱,总会有人恨他的,你改变不了,但不能让他们白恨,得花钱恨。(@何不笑)
网络神言论:从 “内卷” 到 “摆烂”,都没有摆脱单一评价标准。现在网络流行语不叫 “内卷”,改为‘摆烂’了。“内卷” 的网络释义大致上是说,内部竞争激烈,但总体上停滞不前;努力没有止境,却不太能看到效果;“摆烂” 的网络释义则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表面上看,“内卷” 和 “摆烂” 这两种行为是相反的两端,一个过度努力,一个完全放弃。但细想一下,从 “内卷” 到 “摆烂”,可以说都没有摆脱单一评价标准。它们其实共享一个精神内核,都在表达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与 “躺平” 差不多。(@洋葱编委会)
讲个事情。几个月前某天深夜,我们三个老兄弟在一起。大哥对二哥说,你投资一定要注意,远离那些每天负能量满满的。我没说话。老大继续说,我都统计过了,朋友圈和群里每天那样的,做啥都不行。投了他们就亏。切勿对号入座。但这段话太真实。分享一下。(@sniper-china)
知乎上有个讨论日本为啥不怕文化入侵的回答挺有意思。
说大家都吃过咖喱饭,咖喱猪排……
日本人甚至把咖喱饭当成妈妈的味道,还把咖喱连锁店开的到处都是,但仔细想想咖喱从制作到调味都和日本传统饮食无关,是地道的印度菜………
也没人觉得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原来的和食被打压了,日本文化输了… (@顾扯淡)
我发现一个现象,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大平台,大商超,都是拿大品牌吸引流量,收割小卖家。
大品牌自带流量,不论是天猫京东还是各大超市,入驻成本都很低。平台再补贴一些,把消费者吸引进来。
那平台靠什么赚钱呢?当然是广大小卖家。
小品牌进去根本没流量,你想要有流量,只能拼命烧钱,再给你赛马机制,谁烧的多好位置给谁。
线下更夸张,某连锁便利店,如果你是小品牌,单品条码费一年就要几十万。某生鲜超市,对小品牌的提成高达 45%,生鲜哪来这么高毛利?所以大多数还是被割了韭菜。
说来说去,小品牌越来越难,要想不被割韭菜,目前也只有两条路,要么去有红利的新平台,要么自己做网红,把流量成本降到最低。(@风中的厂长)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3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