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陵说:
这是东汉到三国历史进程的第二篇,
上篇的传送门 ——
《乱世到来以前,一切都有痕迹》
4
自从 “黄巾起义” 以后,汉灵帝开始关心军事,前文说的汉灵帝大阅兵,就是发生在 “黄巾起义” 以后的事。
为了加强洛阳朝廷直属的军事力量,汉灵帝在公元 188 年成立西园八校尉军,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等等。
这支军队归蹇硕统领,而蹇硕直接听命于汉灵帝,可以说西园八校尉军是汉灵帝的直属禁军。
凭借这支军队,汉灵帝命令大将军何进也归蹇硕指挥。
成立西园八校尉军,汉灵帝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朕要收兵权了,不论过去、现在、未来,皇帝永远是军事力量最强的人。
可能汉灵帝也察觉到,袁绍入何进幕府意味着士族和外戚结盟,他本能的感觉到皇权受到威胁,于是在地方叛乱四起和洛阳政局失衡的情况下,成立了西园八校尉军,削弱大将军何进的权力。
而在不久后,汉灵帝又做了两项部署:
升卫尉董重为骠骑将军。
想改立皇次子刘协为继承人。
董重是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属于不次于何氏的外戚家族,而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
这两项部署,再加上汉灵帝将刘协托孤给蹇硕的决定,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以董家为外戚领袖、蹇硕为宦官领袖,共同辅佐刘协,以此来消除袁氏士族和何氏外戚结盟的危险。
汉灵帝很清楚,外戚和宦官结盟才能拱卫皇权,单独拎出哪一个来,都不是士族的对手。
可以说,为了拱卫皇权,汉灵帝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但人力不可逆时势,那些积累了百年的恩怨,总要来一场清算,这种事雄才大略的领袖都难以避免,更何况中人之姿的汉灵帝呢。
公元 189 年 4 月,汉灵帝在嘉德殿驾崩。
根据汉灵帝的遗嘱,掌握西园军的宦官蹇硕,准备先杀何进兼并军队,掌握洛阳的大部武装力量,然后和董重一起拥立刘协。
于是蹇硕派人请何进入宫议事,到时候摔杯为号,刀斧手一拥而上杀何进。
但蹇硕的情报工作太差,他不知道麾下的司马潘隐是何进的旧相识,等何进一脸懵逼的进宫时,潘隐向何进挤眉弄眼。
何进一拍脑袋,卧槽不对劲,赶紧回。
何进出宫,蹇硕便彻底失去杀何进的机会,而皇位不可能长期空缺,那么皇长子刘辩便顺理成章的继位,拜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书事,何太后临朝称制。
这时的东汉局势,和陈蕃、窦武、窦太后时期简直是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有两家外戚、洛阳有两支军队。
一山不容二虎。
何进要做实权的大将军,必须除掉蹇硕和董重,汝南袁氏要实现士族的野心,必须先辅佐何进剥夺蹇硕的兵权,然后借何进之手诛灭宦官,失去宦官的制衡,何进只是随手可以扔掉的工具。
杀掉蹇硕进行的很顺利。
蹇硕声称得到确切消息,何进和士族要联手诛杀宦官,劝其他宦官效仿 20 年前的故事,骗何进入宫,先下手为强。
但选何太后进宫的郭胜,自认为对何氏有恩,便和其他宦官商议:“我们投资何氏都这么多年了,现在杀何进岂不亏本,留着何氏才能和外戚结盟,听蹇硕的有什么好处?”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郭胜是对的。
于是宦官和何进联手杀蹇硕,兼并了蹇硕统领的西园八校尉军,蹇硕成了宦官给何进纳的投名状。
随后何进上奏:“藩国王后不能留京师,请董太后迁回本国。” 奏书发回尚书台,何进和袁隗亲自盖上大印,排挤董太后的奏书就此生效,董氏外戚失去法定权力。
一个月后,董太后暴崩,董重免官自杀。
汉灵帝去世不到一个月,生前的政治布局便全盘崩溃,洛阳成为何氏外戚、袁氏士族的天下。
所有的障碍都排除掉了,士族的谋划便将走出最关键的一步。
5
其实何进和袁隗刚执掌东汉政权的时候,袁绍就劝何进,效仿 20 年前陈蕃和窦武的故事,起兵 “悉诛诸宦官。”
注意,袁绍的主张依然是全部诛灭,丝毫不留余地。
这里面有没有太傅袁隗的意见,史书上没说,但我倾向于袁绍和袁隗商量过。
一个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的政治家族,牵一发而动全身,发动政变这么大的事,大家长袁隗不可能脱身而去。
所以袁绍劝何进诛灭宦官,其实是东汉士族的共识,从陈蕃到袁隗、袁绍,这个共识从来没变过。
有句话叫 “最大的敬意是赶尽杀绝”,从士族对宦官的共识来看,足以说明东汉宦官的势力多么庞大,士族对宦官的恨意多么强烈。
但是董太后和董重都死了以后,何进依然没有发动政变的意向。
其实也正常。
何太后和何进是靠宦官起家的,相当于创业者拿了十几年的风险投资,现在何进刚执掌政权,等于是刚敲钟上市,宦官做为投资人正准备享受分红呢,何进这个创业者就要一脚踢开?
从感情上来说,何进肯定难下决心,从现实利益上来讲,全部诛灭宦官,士族就能靠得住?
但袁绍不着急,他有一把杀手锏。
袁绍对何进循循善诱:
“以前窦武想诛灭宦官却身死族灭,一是因为情报泄露,二是因为禁军害怕宦官,现在将军统领大军,形势尽在掌握,应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
袁绍这句话的重点不是名垂后世,何进做为屠家子根本不在乎这个,真正打动何进的关键点,是袁绍点出了窦武。
窦武是开国功臣的后人,家族势力盘根错节,不照样被宦官抄家灭族,你何进有几把刷子,能保证宦官不对你下手吗?
要想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你得先下手为强,彻底诛灭宦官,毕竟士族和外戚可没仇。
后来很多人说,何进是没脑子的蠢材,听了袁绍的话准备诛宦官,结果便宜了董卓。
但问题是,士族可以在宦官的淫威下苟且偷生,太后可以和宦官和平共处,唯独大将军何进不行。因为宦官要杀外戚的话,第一个杀的就是何进,这样的先例在东汉历史上起码有 4 个。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何进,想到窦武的结局会怎么办?和士族一鼓作气诛杀宦官,还是把生死寄托在宦官的身上?
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和士族联手诛灭宦官,先把命保住,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何进也是这么想的。
他听了袁绍的话,立即下定决心,进宫向何太后进言:“请尽罢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补其处”,要求罢免中常侍以下的宦官,用郎官处理宫中事务。
何进有自己的担忧,何太后也有立场,表示自己是先帝的未亡人,怎么能成天和士大夫亲密接触呢?这不符合规矩。
一句话,宦官不能杀。
何氏兄妹的立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宦官第一刀捅不到何太后身上,最重要的是,何太后的妹妹嫁给宦官张让的儿子。
也就是说,何太后和宦官首领是亲家。
有了婚姻关系的捆绑,利益共同体就算结成了,何进想用一句话就拆散这么多年的利益布局,显然有些异想天开。
归根到底,何进担心和窦武一样身死族灭,何太后想延续多年的利益结构,他们都是外戚,但核心利益有分歧。
利益不一样,立场自然不一样。
何进退而求其次,要求何太后诛杀有罪的宦官,但袁绍不同意何进的意见,和陈蕃一样坚决要求诛杀全部宦官,用的词都一样:
“中官亲近至尊,出纳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
外戚和士族都被东汉的血腥政治整怕了。
而何太后还是那句话,宦官不能诛杀,何进的意见是错误的。
士族积累百年的力量,汝南袁氏谋划了 20 年的事业,怎么可能因为何太后不退让而止步?于是袁绍提出那个臭名昭著的意见:
“招四方猛将及诸豪杰,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招外地军队进京,外地军队极有可能控制京城,导致中央朝廷的大权旁落,甚至改朝换代,但袁绍提出这个建议,也是根据自己的立场说的。
首先,宦官在洛阳经营百年,同样是盘根错节的,在宫里、军队、朝堂都有大量的人马,所以 “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用禁军诛宦官,极有可能和窦武、陈蕃一样被反戈一击。
其次,何太后不同意诛宦官,何氏外戚可能指望不上,袁绍准备亲自动手。
最后是最重要的,袁绍自信能控制外地军队。
毕竟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的家族,百年来始终处于权力核心,招来的外地军队,其首领大概率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即便不是直系门生,通过庞大的人脉网,七拐八拐总能扯上关系。
退一万步说,招来的外地军队和袁氏没有关系,但当时的将领只有几千人马,你觉得四世三公的家族会害怕一个校尉,世代常委的家族会害怕一个旅长?
袁绍觉得,招外地军队进京,赢面几乎是百分百的。
从目前来看,袁绍是实打实的政治高手。他用窦武的故事不断刺激何进,激起何进的疑心病,导致何进为了诛宦官保性命,什么都顾不上了。
后来的三国谋士们,能把人性利用到这个程度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而何进听到袁绍的保证,便给河东董卓、武猛都尉丁原、东郡太守桥瑁等人发令,让他们带兵进京,做一票大的。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袁绍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万里江山即将改变颜色。
但袁绍没想到,他在利用外军完成百年大计,外军也在等待机会实现自己的野心。
当你望向深渊时,深渊也在回望你。
6
董卓收到何进的命令,进军速度极快,边走边给朝廷上书,痛骂宦官祸乱海内,要求诛宦官清君侧。
一封奏书,董卓和袁绍达成统一战线。
但有个问题,汉灵帝驾崩前召董卓进京,做九卿之一的少府,负责管理皇帝的私产,董卓推脱说军队离不开他,后来又让他做并州牧,把军队交给皇甫嵩,董卓也不听令。
皇帝召都不去洛阳,何进一道命令董卓就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其实真相就藏在历史的细节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何进部曲吴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
这句话里有个重点 —— 董卓的弟弟董旻是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是秩比二千石的高官,和班超的西域都护、袁绍的司隶校尉同等级,隶属于光禄勋,负责管理皇帝的车辆和出行事务,类似于现在的办公厅副主任。
处在这个核心位置上,董旻的消息非常灵通,比如宫里出了什么事、洛阳是什么局势、皇帝的身体如何等等,都能很快知晓。
而董卓驻扎的河东郡是现在的山西运城,距离洛阳并不远。
董卓不奉汉灵帝的诏令,是不是收到董旻的消息,做出拥兵自重的判断?董卓听何进的命令赶往洛阳,是不是收到董旻的消息,决定到洛阳火中取栗?
这是极有可能的。
董卓的做法也说明,其他外地军队进洛阳,可能完全服从汝南袁氏的安排,但董卓进洛阳是有预谋的。
他的预谋,将在见到皇帝的那一刻全部揭晓。
袁绍千算万算,唯独没有算到董卓是有思想、有政治野心的军阀。
董卓马不停蹄的赶到渑池,由于速度太快,引起何进的怀疑 ——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小子这么着急来洛阳,到底要干什么?便派谏议大夫种邵出使,命令董卓停止前进。
董卓再次抗旨,直奔河南郡。
正因为董卓的反应如此反常,我才判断,董卓和董旻之间肯定有不为人知的联系,董卓的一切行动,都是根据董旻传递出来的洛阳局势做出的。
而袁绍害怕何进反悔,又用 “事久变生,复为窦氏” 的话刺激何进,利用疑心操控何进,同时以何进的名义,命令董卓等将领快速前进。
随着董卓的军队向洛阳推进,事情彻底脱离何进的掌控,却一步步向袁绍最满意的结果走去。
公元 189 年 8 月,何太后害怕外军进京威胁皇帝,何进害怕董卓进京威胁自己的军权,于是何进入宫劝何太后:
“董卓要来了,你马上下令诛灭宦官,然后以此为理由,阻止董卓进京。”
何太后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可能是想考虑一下,但这句话被中常侍张让等宦官听到了,说出了那句灵魂拷问:
“大将军想做什么,窦氏的事要重演了吗?”
我们当初投资何氏,就是要和外戚结盟,避免窦氏的故事重演,现在你们兄妹发达了,竟然这样对我们?
那好吧,我们和你恩断义绝。
宦官做事绝不拖泥带水,说完便带了几十个人,把何进骗到嘉德殿前刺死,随后就是一场世纪大火并。
宦官拟诏以樊陵为司隶校尉、许相为河南尹,准备重新控制洛阳及周边地区,袁隗和袁绍矫诏杀之。
宦官封闭宫门,何进部曲吴匡、虎贲中郎将袁术围攻,并且火烧青锁门。
吴匡怀疑何进的弟弟何苗和宦官勾结,导致何进被宦官杀死,便和董卓的弟弟董旻围攻何苗,杀之。
袁绍封闭北宫门,到处捕杀宦官,无少长皆杀之,死者两千余人。
宦官张让等人挟持刘辩、刘协到小平津,被卢植等大臣逼的投河而死。
这一夜,洛阳火光冲天。
掌控东汉政权的外戚和宦官,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士族隐忍百年一夜翻盘。
如果按照袁绍的计划,也可以说是汝南袁氏、东汉士族的计划,明天的太阳升起以后,天下将没有外戚,也没有宦官,朝堂上只有 14 岁的皇帝刘辩,和以汝南袁氏为首的士族大臣。
所谓众正盈朝是也。
中国历史直接跳过三国争雄,进入西晋的轨道,历史把司马懿的角色送给袁隗,而把司马炎的角色送给袁绍,袁术的角色则是齐王司马攸。
这是东汉士族梦寐以求的最好时代,但这个最好时代的保质期只有不到三天。
政变结束的第三天夜晚,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扶着刘辩、刘协回洛阳,路上遇到策马赶来的董卓。
董卓是第一支赶到洛阳的外地军队,出于政治本能,卢植和闵贡以皇帝的名义下令,让董卓停止前进,但董卓是抱着政治目的而来,士族大臣的命令,算什么?
于是董卓反问道:
“你们都是国家大臣,却把国家搞成这个样子,有什么脸面让我退兵?” 说罢,董卓分别和刘辩、刘协说话,发现 14 岁的刘辩说话唯唯诺诺,9 岁的刘协聪明伶俐。
按照普遍的说法,董卓发现刘协年纪小,容易控制,便起了废立之心。
事实真相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
《资治通鉴》和《后汉书》写到这里都用了一句话:“卓自以与太后同族,遂有废立意。”
刘协是董太后养大的,感情上更亲近董氏外戚,而董卓认为自己和董太后同族,那么在个人感情和政治关系上,董卓和刘协更亲近。
至于董卓为什么认为和董太后同族,谁都不知道。
有一种可能,董太后生前通过董旻联系过董卓,边将和后宫达成某种政治协议。还有一种可能,汉灵帝生前召董卓进京,就是想壮大董氏外戚,只是董卓觉得掌握兵马更可靠,所以汉灵帝也没有怪罪董卓。
否则的话,黄巾起义后那么多起义叛乱都平定了,汉灵帝却命令不动只有三千兵马的董卓,怎么看都有些奇怪。
具体过程是什么,恐怕只有董卓和董旻才知道,但结果是确定的:
董卓奉何进的命令带兵进京,初心就是火中取栗,现在宦官和何进都死了,董卓便想以董太后同族的身份,改立刘协继位,自己以董氏外戚的身份执掌东汉政权。
说白了,董卓听刘协说完政变经过以后,迅速决定取代何进的地位,成为东汉的新外戚。
在电石火光的瞬间做出决定,董卓也是个狠人。
可以说,袁绍的政变计划是比较完美的,至少没那么脑残,唯一的变数就是董卓。而随着董卓的到来,短暂得到东汉政权的汝南袁氏和士族,也迎来新的敌人。
7
原本袁绍的谋划是除掉外戚和宦官,开启士族独掌政权的士族政治,但带着政治目的进京的董卓,要恢复东汉传统的外戚政治。
一方要迈向西晋新时期,一方要回归东汉传统,那么袁绍和董卓的斗争,本质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董卓刚进京的时候,袁绍有过彻底击败董卓的机会。
因为那个时候董卓根基不稳,带到洛阳的只有三千兵马,根本不足以控制洛阳,于是骑都尉鲍信向袁绍进言:“董卓拥强兵进京,野心不小,不如趁他兵马疲惫的机会偷袭,一战可擒。”
鲍信的眼光非常准,这是袁绍甚至士族唯一可以击败董卓的窗口期,时间非常紧,要做就得干净利落,绝不能拖泥带水。
结果袁绍的反应是 —— 绍畏卓、不敢发。
起初看这六个字,感觉不可思议。
袁绍是风流倜傥折节下士的人,刚刚谋划了那么大一场政变,从揣摩人性、用人募兵到掌控节奏,袁绍的表现毫无疑问是汉末第一流人物,怎么面对三千兵马的董卓,就不敢动了?
其实仔细想想也正常。
袁绍是四世三公的贵公子,做事向来依靠家族的底蕴,没有白手起家艰难求生的阅历,那么对危机或机会的敏感程度,肯定不如死人堆里打滚 20 年的董卓。
用 “猛将发自卒伍、宰相起于州部” 来衡量人物,董卓完全符合标准,而袁绍和汉桓帝、汉灵帝都有非常严重的和平病,完全不符合这个标准。
所以董卓能在电石火光间做出 “替代何进” 的决定,袁绍却不能在仅有的数天窗口期内,做出 “偷袭董卓” 的决定。
曹操青梅煮酒时评价袁绍 —— 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可谓是入木三分。
既然袁绍没有把握住机会,董卓就不客气了。
他带到洛阳的人马不多,便让他们晚上悄悄离开军营,早上再大张旗鼓的回来,造成兵马源源不断的声势,随后利用弟弟董旻和何进部曲共同作战的经历,收编了何进留下来的兵马,拉拢吕布刺杀丁原,收编了丁原的并州兵马。
至此,董卓成功整合洛阳军队,成为洛阳实力最强大的人,那些经学世家出身的士族大臣,哪里斗得过不讲武德的董卓。
走到这里,董卓就完成替代何进的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废何氏外戚的刘辩,立董氏外戚的刘协,恢复东汉的外戚政治,完成汉灵帝的临终心愿,自己也能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当董卓提出废立皇帝的意见以后,董卓声称 “天下大事岂不在我,尔等谓董卓刀不利乎”,唯独袁绍站出来怼董卓 ——“天下健者岂惟董公”,说完便逃出洛阳直奔冀州。
而满朝士族大臣 “莫敢对”,于是陈留王刘协登基,刘辩退位封弘农王。
董卓借兵威完成替代何进的第二步。
第三步是彻底清算何氏。
董卓说何太后不守姑婆之礼,决定将何太后迁居永安宫,不久用药毒死,随后杀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挖掘何苗的棺椁抛尸路边。
这番举动不仅替董太后报仇,也将何氏外戚打倒批臭。
完成这三步走,洛阳便成了董卓的天下,士族大臣战战兢兢,朝廷大事听董卓一言而决。
这一切都是在汉灵帝去世半年内完成的。
汝南袁氏和士族们机关算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却让董卓趁虚而入摘了桃子,换做是你,能甘心吗?董卓以小股兵力凌世家大族,换做是你,有安全感吗?
不可能的。
袁绍等世家大族不可能甘心,董卓坐在洛阳朝堂,不可能有安全感。
既然三方博弈角逐出来的两方都不满意,那么接下来的剧本,自然是新外戚和老士族的对决。
董卓策略是与士族和解。
蔡邕(蔡文姬父亲)是天下名士,受宦官迫害流落江湖 12 年,董卓执掌朝政以后,召蔡邕回洛阳做侍中。
党锢之祸已经过去 20 年,董卓亲自做了《关于党锢历史问题的决议》,给陈蕃、窦武、李膺等党人平反,并且提拔他们的子孙出仕做官。
提拔颍川荀爽(荀彧叔叔)为司空、颍川陈纪(陈群父亲)为五官中郎将、颍川韩融为大鸿胪,这些在野多年不出仕的名士,都被董卓拔擢出来。
董卓的意思很明白,我对你们好,你们也对我好,外戚和士族联手执掌政权,共享天下利益。
甚至为了与汝南袁氏和解,董卓都没有追究袁绍私奔冀州的罪名,而是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也得到骁骑校尉的官职。
为了和士族和解,董卓都没有提拔军中亲信,“但将校而已”,依然在军中操练士兵,并没有让他们参与政务。
可以说,董卓是有诚意的。
至于董卓放纵士兵抢掠财物,其实和以前的外戚窦宪、梁冀比起来,并不算太离谱,我们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董卓,毕竟董卓可没有入党。
但袁绍等士族的策略是武装对抗,在洛阳得不到的东西,我们要在地方上得到,最终攻入洛阳重整天下。
于是,袁绍到渤海便矫诏招募豪杰起兵,袁术得到官职就直奔南阳,曹操到陈留郡 “散家财” 募兵五千人。
到了公元 190 年正月,冀州牧韩馥、骁骑校尉曹操、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王匡等关东州郡长官,公推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中国历史没有按照袁绍的计划推进,也没有按照董卓的计划演变,而是走向谁都没有想到的大乱世。
这才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8
我们现在认为三国是历史的必然,但在当时的人看来,乱世是意外。
首先,黄巾起义没有动摇东汉的根基,地方势力也不是因为黄巾起义崛起的。
公元 184 年 2 月,黄巾起义爆发,到了 10 月份,皇甫嵩和朱儁就平定起义,剩下一些小规模武装,基本翻不起大浪来。
同年交趾起义,原因是赋税太重,朝廷任命贾琮为交趾刺史,宣布免除赋税徭役,起义就自动平息了,交趾人民表示贾刺史来的太晚了,害我们造了一场反。
此后,张燕成了河北黄巾余党的领袖,号称黑山贼,主动到洛阳请求招安,朝廷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总领河北山里的事务。
南阳赵慈造反,荆州刺史王敏平定。
武陵蛮造反,平定。
长沙区星造反,孙坚平定。
益州马相造反,州从事贾龙平定。
幽州张纯、张举造反,刘虞平定。
到汉灵帝驾崩以前,除了凉州的马腾、韩遂以外,东汉核心地区的造反活动基本都平定了。
即便是州牧的权力太重,汉灵帝时期也只有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豫州牧黄琬。
这三个人里,其中两个是宗室大臣。
这哪里是地方势力崛起,分明是朝廷加强了地方的管理。
其次,从汉高祖开国到汉灵帝驾崩,汉朝延续近 400 年,天下人觉得刘家是天命所归,除了老刘家谁都不认,这就是汉朝的民意基础。
整体上来说,汉灵帝驾崩的时候,东汉的根基依然非常稳固,可能和盛世有一定的差距,但绝对没有到崩溃的边缘。
真正把东汉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就是公元 189 年袁绍和士族策划的政变,而这场政变又是东汉百年来血腥政治的延续。
和以前政变的不同在于,公元 189 年士族的怨气已经积累的很深,实力已经庞大到控制不住,而新外戚董卓和董太后没有血缘关系,缺乏外戚政治的合法性。
最关键的是,经过公元 189 年的政变,东汉朝廷的权力结构失衡,士族挣脱控制他们的最后一道枷锁。
所以董卓恢复东汉外戚政治的计划失败了,各地士族决定另起炉灶,奔向他们美妙的新时代。
这也是历史的进程里,偶然中的必然。
接下来的汉末三国乱世,本质上是士族消灭外戚和宦官以后,进行的内部利益重新分配的战争。
袁绍费尽心机要一步走到西晋,结果便宜了董卓,到了河北苦心经营准备效仿光武帝,最后成全曹操的美名。
曹家三代人的心血,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
刘备一心光复汉朝,却败给时势,诸葛亮鞠躬尽瘁,雄心壮志消散在五丈原。
孙策少年英雄,攻破江东六郡,惜英年早逝。孙权守成有余进去不足,要维持地位只能与士族合流。
历史兜兜转转,最终回到那条正确的轨道,只是人已不是那些人,事也不是那些事,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罢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3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