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大聪明这5年

640

最近读了一篇基金经理的文章,他说他在用了 AI 作画软件后,深刻怀疑自己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人类的这种焦虑其实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比如 1927 年的德国电影《大都会》里,描述了一个 2026 年的未来都市,智能机器人玛丽亚被塑造成了工运领袖。这部电影定义了科幻片这个类型,后世只要涉及到人工智能的作品,比如《星球大战》、《西部世界》等等,多多少少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大都会》传下来的不止有想象力,还有大家对人工智能的焦虑。这种焦虑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焦虑自己的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被别的国家甩太远,另一个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到底有没有实质帮助。

这种焦虑一旦上升到国家层面,还闹出过很多笑话。比如 40 年前,美欧日争相在人工智能领域吹泡泡,搞出了很多烂尾工程。

其实那时候我们也想跟上大家的步子,比如钱学森当年就主张开展人工智能研究。乃悟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提出的口号: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后来我们能够享受互联网的红利,乃悟觉得有个原因就是当时那批娃娃被 “抓” 了。

5 年前,那批娃娃创立的企业纷纷大喊口号,百度是 All in AI,腾讯是 AI in All。

李彦宏和马化腾说这个话大家都没笑,因为喊出从娃娃抓起没几年,李彦宏和马化腾分别考上了北大信息管理专业和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

那一年,京东也大谈特谈 AI 和技术转型,喊出了 “技术技术技术” 的口号,并认为只有彻底进行技术转型,才能赶上时代。这个口号说得是京东以后要做的三类技术。第一是解决京东内部大规模人力带来的效率问题;第二是组件化、模块化的技术服务对外输出;第三是对前沿技术进行探索和有秩序地创新。

京东还给了转型一个期限 ——12 年 。

笑声里,京东默默成立了 AI 研究院。

此后的 5 年里,京东在技术研发上砸了 900 个亿,方向包括人工智能(AI),大数据与供应链(Big Data & Supply Chain),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智能设备 (Device/IoT),技术探索(Exploration)等,简称 ABCDE。

那会儿京东的 AI 虽然有一些零散应用,但还不成体系。但既然方向定了,大家经过讨论选定了技术必须和应用以及产业结合这个方向。

大家在一起反复研究 “技术技术技术”,认为这个方向可以在京东自有的零售、物流、服务等复杂的供应链场景中,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业务的全面自动化升级、降本增效、体验优化。

这和当时业界时髦的空对空纯研究有很大区别,但却非常接京东的地气。

比如客服,京东商城每天都会发生上千万次顾客与客服之间的对话。我该买哪个颜色、什么尺寸,好不好用,售后咋办、怎么用优惠券更便宜等等。

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每个用户提问的方式,遣词造句都不一样。你比如山东顾客和你说话,你就得知道什么是倒装句。对于京东 AI 研究院来说,这是 AI 学习的绝佳材料,也是对京东云技术的极好锤炼。

AI 的学习是不舍昼夜的,每天从京东无数家店铺里,筛选出导购转化率最高的那些对话,就像 alpha GO 的前辈一样,先从人类历代最强的棋手和棋谱中学习一样,它们也在寻找规律。

我问 AI 研究院的朋友,现在你们的 AI 客服能做到什么程度了,他告诉乃悟,你要是接到京东客服电话,不要一直嗯嗯啊啊的:

她能知道你在敷衍。

如果我有女朋友的话,她俩还真挺像的。

现在,京东云打造了一个 “女朋友”,不是,一个叫言犀人工智能应用的平台,这是一个面向产业的平台,不仅拥有技术,还拥有成熟的端到端产品。

对内的应用最典型的就是京东智能客服,能解决 90% 的同质化问题。今年 618,言犀处理各种留言多达 6.1 亿条。这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客服的压力,只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需要人工客服出面。

对外,很多地方政府市民热线也用上了京东云的 AI 接线员。

如果只是这样,那 900 个亿是花不完的。其实他们这五年真正引以为傲的,是把 AI 成体系地应用在了整个供应链上。

在生产环节,AI 已经可以用自己对顾客大数据分析后的理解指导生产了。它直接告诉厂家,顾客对漱口水的需要不是什么无刺激、无酒精,而是:

起效快,坚持久。

有厂商迅速做出 15 秒快速起效,24 小时持久守护的漱口水,大获成功。因为有了京东 AI 的辅助,不少厂家的新产品设计时间能缩短 8 成。

为了能在仓储环节提高 AI 的使用,京东 AI 的技术高管们每年都要去一线仓库肉身搬货,以此让自家的 AI 理解仓储技术的逻辑。

功夫不负搬箱人,现在,京东的智能仓储和物流体系,能保证 95% 的现货率。全国绝大多数的乡镇和县城都能实现次日达或者干脆就是今日达。

2017 年以前,京东管理 400 万个 SKU,周转天数为 37 天。5 年后,京东管理千万个 SKU,周转率为近 30 天。

负责指挥的,就是京东云的 AI 系统。

还有个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2017 年,京东来自净服务的收入占比只有总收入的 3.3%。4 年之后,这个收入占比达到了 14.3%。其中如仓储物流等深度融合 AI 技术的服务已经占到 4 成。

在外部,乃悟也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京东 AI 场景。比如 30 分钟就可以搭建完成的对话式 AI,每个小时可以对 100 万人进行疫情排查,乃悟看了看用这套 AI 的城市,都没有搞一刀切。

再比如京东给保定搭建的 12345 “接诉即办” 数字化监管平台,让市政热线的接起率从 65% 提高到 97% 以上。

最近双十一期间,乃悟在京东发现了一些不眠不休的女主播,她们 24 小时在线带货,而且衣着得体,京东的朋友说,这些都是基于京东云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的多模态技术,简直是很多付不起大主播坑位费品牌的福音。

5 年了,京东在自己的业务发展里磨练了 AI 能力,他们用最复杂的电商平台和供应链实践证明,AI 不但可以帮助自己,也有足够的能力服务千行百业。

技术发展到底能不能为人类服务,要有人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要有人脚踏实地的实践。这也算是回答了百年前《大都会》的焦虑吧。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39299.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