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有:《奥本海默》要上了。
大长文预警,给大家用5000字科普一下,曼哈顿工程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非常适合做科学普及,不然大家都说看不懂,这是谁?这又是谁?
我还附了三篇之前写过的文章链接,全部加起来1万字了。
看了这个就完全ok了——
1933年,第七届索尔维会议召开。
玻尔、玛丽·居里(还有她的女儿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郎之万、薛定谔、卢瑟福、德布罗意、海森堡、费米、狄拉克悉数出席。
我们日常非常熟悉的、那届光芒最盛的索尔维会议,是1927年的上一届索尔维会议。
正是在那一届索维尔会议上,拍下了图1那张广为流传的诸神齐聚的大合照。
爱因斯坦与波尔(由肯尼思·布拉纳,《信条》boss扮演)在会议上论剑,海森堡和薛定谔的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握手言和。
量子力学新老交替,年轻人们从上一代学者接过了世界。
而1933年这次索尔维会议,更像是一代老人的谢幕告别。
玛丽·居里在第七届索尔维会议次年的1934年去世。
卢瑟福在会议4年后的1937年去世。
第七届索尔维会议的压抑感来自当年1月,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盖世太保走在大街小巷,纳粹渗入德国的方方面面。
当希特勒的党徒接管哥廷根大学时,实验室助手闯进了冯·卡门导师普朗特教授的办公室,他宣布自己是纳粹党员,由他来接管实验室。
普朗特教授痛斥了这个助手。
可普朗特不得不为这个助手安排重要职位。
时局的压抑让科学家也倍感压抑。
薛定谔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包含了毒药、放射性,与终结猫咪生命这些元素,多少体现了当时薛定谔的心情。
1933年,纳粹在科学界启动针对“犹太物理学”的清洗,大量犹太科学家逃出德国。
哥廷根大学失去了许多学术巨擘。
哥廷根的数学灯塔大卫·希尔伯特已年过古稀,他在火车站送别了许多故人与学生,带着天真劝大家安心,表示自己正在向纳粹党卫军部长写信,请求当局收回成命。
一年后,枯守哥廷根的希尔伯特被纳粹部长伯恩哈德·鲁斯特问:“没了犹太人,现在哥廷根的数学研究怎么样了?”
希尔伯特:“哥廷根已经没数学了。”
希尔伯特的得意门生冯·诺依曼,在纳粹掌权之前,就去了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很多人都会搞混,它并非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部分,而是商人路易斯·邦伯格兄妹在1930年刚刚捐资设立的纯研究机构。
他们想打造一支科学界的超级英雄联盟。
没有人需要带学生,他们将领取远超行业标准的薪资,把全部时间用来思考和创造。
奥本海默看不太上他们不教学:“这是个疯人院,在那里,唯我独尊的星星们孤独、绝望地发着各自的光。”
研究院产生的学术成果确实一般。
但,高等研究院为美国争取来大量学者,集邮般收集了30余位诺奖得主和40余位菲尔兹奖得主。
奥本海默口嫌体直,战后成为了研究院负责人。
大量德国科学家渡海前往盟军一方。
1932-1940年,爱因斯坦、冯·卡门、马克斯·波恩、薛定谔、迈特纳、泡利纷纷前往英美。
德国的盟友意大利,科学界同样遭到了损失。
1938年,意大利也对犹太人下手。
塞格雷在访问加州时被祖国解雇,留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未来作为美国公民摘取诺奖;
费米的妻子是犹太人,当年年底费米领了诺奖,拿着奖金,直接从瑞典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德意两国携起手来,为盟军提供了一支梦幻般的核物理团队。
未来正是这些科学家携手,让曼哈顿工程得到成功。
最终,德国和意大利谁也没挨炸,日本挨了两颗。
1938年圣诞节,逃亡到挪威的女科学家迈特纳,和侄子弗里希讨论着此前迈特纳的同事奥托·哈恩的来信。
哈恩是在德国与迈特纳共同研究的战友,在迈特纳逃亡瑞典前夜,即将分别,哈恩花了整晚为迈特纳整理包裹。
临行前,哈恩取出了母亲留下的一枚钻戒,那枚戒指哈恩从未戴过,珍藏在身边,如今他送给了迈特纳,以备不时之需。
哈恩在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时,竟然出现了元素钡。
当时的元素变化都是衰变,基本上是沿着元素周期表下台阶一样,一级一级往前走,到铅为止。
但哈恩的实验,被轰击的铀竟然向下跳过了一系列阶梯,直接出现了钡。
迈特纳和弗里希讨论中脑中灵光一闪,这是核裂变。
一枚中子被打入铀原子核,原子核分成两块,分别成为元素钡和元素氪。
另有几枚中子飞散,击碎更多铀原子,一波一波能量被释放。
这是链式反应。
人类从这天起,笼罩在核战争下。
氛围收紧,德国教授们身为公职人员,被强制参与当局举办的训练。为了保住公职,很多人认真经营与官员的关系。
很快,也有人狂热地认同起纳粹,当作自己的进身之阶。
当年冯·卡门的老师还在怒斥前来接管哥廷根实验室的纳粹助理。4年后,普朗特拿着纳粹的经费,研究着前沿科学,还为纳粹辩护。
海森堡也倒向纳粹,我写过,不赘述。
总之,海森堡荣升德国“铀俱乐部”负责人,直接参与德国最机密的军事计划,投身核工程。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
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相继陷落。
这可能是我们人类最危险的时刻,德军的胜利为海森堡核计划提供了便利: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取得了铀矿;
占领了挪威,掌握了世界上仅有生产重水的工厂;
占领了丹麦和法国,控制了玻尔和约里奥(居里夫人女婿)的两部回旋加速器。
铀矿、重水、回旋加速器,海森堡在回忆录里表示:那时他已经看到坦途。
这一年,40岁的海森堡前往哥本哈根拜访55岁的老师波尔。
他们探讨的内容已成悬案,总之非常不愉快。
也不可能愉快。
他们一方来自如日中天的侵略者,另一方来自被占领国。
海森堡在全力推进德国核工程,波尔则全力救助祖国人民。
德军入侵时,波尔的研究所正在全力生产鼻导管,预防毒气战。
波尔与英国科学家的全部通信都被盖世太保截获,由海森堡审核。
两年后的1943年,波尔辗转经英国出逃美国,当时局面已经非常危险,德军已经制定了逮捕波尔的计划。
而当时的美国,还没正式卷入战争,非常迟钝。
爱因斯坦早就给罗斯福致信,呼吁启动核工程。但美国没着急,拖着。
英国的丘吉尔有一些尝试,但自顾不暇,远远没到能和德国抗衡的程度。
终于,多亏,1941年日本飘了,偷袭珍珠港,美国启动曼哈顿工程。
科学家的负责人是:奥本海默。
军方负责人:格罗夫斯(马特·达蒙扮演)。
格罗夫斯毕业于西点军校,本来是想上一线,结果主要搞后勤。
上个他负责的项目是五角大楼建设,非常知道大工程要怎么办。他写过回忆录叫《现在可以说了(Now it can be told)》,还有中译本。
奥本海默习惯了在大学里研究,格罗夫斯问他要多少人,他说,可能得要100-200科学家。
格罗夫斯:?
1942年到1946 年间,13万雇员参与,工程投入22 亿美元,折合2020年购买力超过250 亿美元。
只有几十人了解曼哈顿计划的全景,其余员工不知道自己在执行着什么使命。
战前大家想过核武,但,当时物理学家劳伦斯(哈奈特扮演)估算,做一颗铀弹,总需要30千克铀-235。
波尔认为,要分理出足够的铀-235,约等于不可能。
未来波尔也访问了曼哈顿工程基地,美国向他展示了可能。
曼哈顿工程在美、加、英有20 多个基地。最为重要的三座基地分别坐落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芝加哥和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的洛斯阿拉莫斯。
曼哈顿工程三个核心科学家分别是:劳伦斯、费米、奥本海默。
首先出场的核心人物:劳伦斯,前往橡树岭。
链式反应要用的是铀-235,比较少,铀-238比较多。
大量铀238里,混着千分之七的铀-235。
他的工作就是提取这千分之七。
这两种同位素主要区别就是,铀238原子核多3个中子,有1%的质量差距。
劳伦斯的做法是,如图2:拿出回旋加速器积累的经验,线圈通电变成电磁场,把铀离子束通过电磁场。
当两种粒子走过1.2m的半圆后,两种同位素偏折程度不一样,在末端产生了8毫米的间隔,最终把两种粒子分开。
是不是很简单呢?
非常消耗资源。
线圈必须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美国当时哪有那么多纯铜,情急之下用纯银代替。
财政部打开国库:你们要多少盎司?
劳伦斯:我们要1.3万吨。
工程结束后,这些纯银又还给了国库,基本没有损耗。
接下来的关键人物,费米,前往芝加哥。
在芝加哥网球场建立核反应堆。
前面说了,重水工厂在纳粹手里,他们没有重水做减速剂,用了石墨。
为了防止海森堡得到足够减速剂,盟军轰炸了挪威重水工厂。
在剩余的一批重水撤出运往德国时,盟军一支精干小组开展特别行动,在重水运输在湖上的时候,炸沉了船只。
1942年年底,费米建功。
芝加哥一号堆顺利运行。
第三个关键人物奥本海默,前往沙漠中的洛斯阿拉莫斯,把以上全部资源整合,做成最终的产品。
冯·诺依曼在曼哈顿工程里提出了数学模型;
冯·卡门是空气动力学专家,投弹的飞机是他挑的;
美国本土的科学家费曼24岁就加入了,每天跟着前辈工作,未来自己也拿了诺奖;
我国的吴健雄在费米的反应堆停转时,解决了关键问题。
跟这支明星团队比较,德国只有海森堡、奥托·哈恩、劳厄这些,没法比。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海森堡连成功的链式反应都没做成。
德国的及时投降,让投放目标调整为日本。
1945年7月16日,洛斯阿拉莫斯试爆成功。
曼哈顿工程要员都在30公里以外等待。
核爆把黎明前的黑暗化为白昼,火球在以毫秒计量的短暂时间里膨胀。在一片绝对的安静里,各色火焰交杂,汹涌翻滚着升上天空,留下一道1.2 万米高的烟柱。
两分钟后,冲击波才隆隆而至。
费米在空中洒下一把纸片,根据纸片被风带走的距离,他成功估算了核爆当量。
实验成功4小时后,“小男孩”元件已经在旧金山湾装载启航,争分夺秒赶往前线。
1945年8月6日,广岛核爆。
8月9日,长崎核爆。
在怎么炸,炸不炸的问题上,科学家和军方做过多次争论,后来证明还是得炸。
我写过一篇,讲述为什么应该炸,而且被炸了不要赖美国,日本人民应该知道是战犯让你们挨炸的
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
曼哈顿工程结束。
在羁押德国铀俱乐部工程的庄园里,录音设备留下德国科学家哈恩看了新闻对大家说:
“你们全部都是二流人物了。”
而海森堡还是没算对,到底需要多少千克铀。
哈恩在软禁中拿到了诺奖。
战后多位科学家反对核武扩散。
波尔当年与丘吉尔和罗斯福会晤,对核战争发起预警(结果丘吉尔和罗斯福见完面,就派人监视波尔,怕他乱说话)。
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也反对核战争。
只有冯·诺依曼在冷战中坚持要毫不留情地对苏联使用核武,这个来自于他的囚徒困境。
后来苏联也有了核武,双方达成制衡,没有真打核战争。
在巴黎的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钱三强的导师,作为法共的一员,在战后向我国带话:“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要有原子弹。”
钱三强也参与进了我们的两弹一星工作。
即使曼哈顿工程有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但苏联还是渗透成功了。
相传罗斯福刚去世的时候,斯大林比杜鲁门都更了解曼哈顿工程。
再后来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美国有论调认为我们也从曼哈顿工程里获得过情报。
杨振宁半信半疑,后来专门回国聊过,确定我国属于自主研发。
奥本海默下场不算好,后来在美国的麦卡锡主义狂潮中,奥本海默遭到审判。
奥本海默昔日的同事、杨振宁的导师、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提供证词,逐条阐述奥本海默阻碍核工程的行为种种,要撤销奥本海默的安全审查特许。
最终奥本海默从国民英雄变成悲剧人物。
许多科学家看不上泰勒,有人在学术会议上拒绝与泰勒握手,也有科学家看到泰勒走进会场,当即起身离开。
但这都没能影响泰勒成为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宠儿,他随后走上游说推动增加军费的道路。
曼哈顿计划,彻底改变了二战走向,也改变了大西洋两岸的科研和经济实力。
它还改变了科学研究的范式:
战前,学术界还带着传统的学术圈理念,分享互通。
在各国已经开打,连一把铁锹都要计入战时资源管控时,当时也没有任何一方思考,要不要去管理本国科学家公开发布核物理学术文章。
此前的学术界还是靠着大学和研究机构募资来完成研究。
战争后,来自军方的投资改变科学研究节奏,大家在保密中工作,强目标导向。
美国藤校已经成为美国国防部的签约机构,教授频繁登上军方政要的门庭。
总之世界再也不一样了。
至于曼哈顿工程的主导者罗伯特·奥本海默,于1967年在普林斯顿离开。
那一年他63 岁,死因为喉癌。
在他去世4年前的1963 年,他终于看到了美苏之间核武控制条约的签订。
---
最后!这里的内容基本都来自于我的《于是一片光明》,书里这段大约3万字左右。
想要的话,去评论区看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7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