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塞冬:关于星舰(或者说可完全复用巨型火箭,比如我们类似构型的长九规划)的军事用途,在星舰第二次试射后的讨论变得多起来。
一方面,这种运载工具大大加速了 “星链 / 星盾”(或者说大规模通讯 + 遥感 + 定位卫星星座,比如我们类似的 “中国星网” 规划)的部署速度,并显著提升了部署性价比。从而能对全球任意地点进行实时监测、定位和相关信息的大带宽高速星间传输 + 下传。
且星座的补充速度远快于被击落的速度,补充成本远低于反卫星成本,差几个数量级,全球进一步对 top2 开实时地图,再结合新一代 AI 对大规模信息的处理能力,很有搞头。
另一方面,这种运载工具的战略轰炸投送成本可能比战略轰炸机更低,投射速度和投射质量可能比战略轰炸机更快更多。
比如 B21 大几亿美元一架(几年后真投产了怕是要 10 亿美元一架),假设其在大国对抗时的生存周期为 100 架次(高估?),那么每次投射的机体成本就在 1 千万美元以上,每次花 10 小时飞行时间,投射 10 来吨载荷。
而星舰第二级在量产后的成本可能会在 1000 万美元以下(最值钱的就 6 个每个 1 百万美元、未来 25 万美元的发动机),每次发射成本按马氏大饼就两三百万美元(主要就是几千吨液氧甲烷燃料费),我们乘以几倍按 1000 万美元算(考虑第一级折旧成本)。
如果第二级重复使用,就是一架每次花 1000 万美元出头、投射 150 吨的轨道轰炸机,如果第二级不重复使用,就是每次花不到 2000 万美元、投射 250-300 吨的巨型弹头。
因此,就算次抛,其投射质量 / 成本比也比 B21 高一个半数量级,投射速度快一个数量级,从飞行时间 10 小时量级变成 1 小时,且是超高音速轨道轰炸。如果用回收模式,则性价比还要大增。
如果觉得轨道轰炸不靠谱,那我们就进一步简化,降低其能力,比如星舰的设计本来就是水平滑翔再入到 25 公里高度时进入亚音速状态。于是可以把他看成 1 小时直达全球各地 25 公里高度的巨型载具(本身就是和巨型客机一个体量的东西)。
该载具从 25 公里高度的亚音速状态(速度和战略轰炸机类似,高度比战略轰炸机更高),一次投射 200 吨 + 载荷(比战略轰炸机高 1 个数量级),比如几百枚几百千克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或者 100 枚上千公里射程的远程巡航导弹。
总之,无论是超高音速轨道轰炸,还是传统的大气层内亚音速轰炸,其能力和成本都远胜战略轰炸机。
甚至,由于星舰可以流水线生产上千发,其数量和成本甚至能堪比战术飞机而不是战略轰炸机。因为一架战斗机的价格甚至可以买 10 条星舰 2 级。
比如平时几百上千艘在轨道常驻,战时一部分对固定目标和海上目标进行轨道轰炸。
而另一部分甚至可以便宜到和战术飞机对子,从轨道再入到空战战场,释放 200 吨一切你可以想象的用来打击空中目标的东西。
以及,这时候,在上方地球近地轨道,可能还有许多座由星舰运载上去的、口径比舰载宙斯盾 / 中华神盾雷达还大的雷达系统。
当然,以上应用形态都是胡扯,因为一旦最困难的部分(高速、大载重、便宜)能被解决,具体的应用方式会自然演化出无数新创意,不局限于上述想象。
简而言之,每年几万吨(10 年内靠谱程度很高)、几十万吨、甚至马氏大饼中每年百万吨级入轨能力,本质上就相当于 “海军入轨”,从几百公里近地轨道利用高度获得信息优势和势能优势。
1 吨几十万美元的入轨成本,可以把百万吨太空舰队的入轨成本压到几千亿美元,而且是百万吨级净载荷,不包括星舰舰体本身。
以及,如果该能力长期处于垄断、准垄断优势,则可以通过高利润商业发射反哺太空军建设,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也在搞类似规划的原因。以及可能除了中美之外,再不会有第三家能具备这样的能力甚至规划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8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