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这个传奇握手,许多人想必都看到过

1.jpg

@某个张佳玮:整整半个世纪前,1972 年 2 月 21 日 - 28 日,尼克松访华,众所周知。
这个传奇握手,许多人想必都看到过。
我自己读中学时历史课本上,用的就是这一幕。

我们最熟悉的照片,是已故的杜修贤老师拍的,传奇时刻,完美截取。
尼克松前来递手的动作,总理不动如山的持重,恰到好处地体现。

有趣的是,关于这个瞬间,如果用英文搜索,更容易找到的,是另一张照片。那是美国的布莱恩・舒梅克拍的。
大概英语世界的人,更熟悉的是那一张。

聪明如您,一定看得出这两张照片,体现出的风格和姿态不尽相同。
走来递手和站稳了握手,体现的态度是有细微差别的。
选哪张,也是大学问。

话说,1954 年日内瓦,美国的约翰・杜勒斯,出了个臭名昭著的 “不许握手” 主意。
这货到日内瓦不久后就走了,留下副手沃尔特・史密斯给他擦屁股。
史密斯没杜勒斯那么臭硬,稍微圆融些。据说他遇到总理时,还和总理聊了几句,还用肘轻碰了碰总理的手臂 —— 不许握手,没说不让碰手臂吧?

到 1970 年代,尼克松想一切法子找机会谈时,基辛格想起当年的握手风云,一度挺紧张。
他在自传里提到过,见总理之前,他辗转反侧,就怕:
“万一我伸手,他不伸手,如何是好?”
结果他初见总理,总理很潇洒地跟他握手,从此基辛格才放了心。

尼克松也是知道杜勒斯当年那不握手的破事,为害甚大。他在回忆录里写过,他(和基辛格)也为握手想了许多。反正就是要主动热情。

按 HR 哈尔德曼的说法,当时尼克松指望,“摄像头越多越好。” 这话苦了美国 ABC 那边。
据说他们准备了 25 吨重的器材,来跟美国播回这一切。

照片毕竟只截取瞬间。当时的情景如何,我做了个 gif,大家可以感受下当时的情景。
尼克松算很积极热情了:下舷梯后远远张手,一路过来,握上。

舒梅克拍的那张,是已经握上手了,是个结果。
然而没啥动态,也很难体现出,尼克松(和基辛格)当年为了跟总理这一握,如何辗转反侧。
杜修贤老师拍的这张,就完美捕捉住了动态,把尼克松在这件事中的主动找握手的劲儿,展现出来了。
我觉得,这两张照片的区别和选用,其实也可以体现出,对 50 年前这件事的不同角度和看法。

以及:
即便是同一件事,截取不同的历史瞬间,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我觉得,这事还有个启示:
别把事儿整太绝,别真魔怔了。
时势会变的。

杜勒斯当年自己真情实感撕破脸皮,他是撒泼打滚爽了。
但时势变化,过了十几年,基辛格和尼克松还得给他擦屁股,担心握手的问题。

大背景来说,1972 年尼克松会跑来,也跟时代有关。
众所周知,1950 年代,我们和美国很不对付。
但往后一些年,我们和北方也出了点问题。

我自己没赶上那时代,但小时候到外公厂里图书馆,还能看到些宣传的油印册子和连环画:
珍宝岛、三线建设、苏修 —— 经历过那年代的诸位,自然知道这几个词意味着什么。

1950-60 年代,以及 1970-80 年代,不同的阶段敌友之势,那是不同的。
大概跟北边关系缓和,是勋章之神勃大师发话,又过了几年地图头来访,那段时候的事了?
当然,后来北边天翻地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英国有个叫本杰明・迪斯雷利的,说过个意思:
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本来嘛,英国人为了对付法国人,可以拉拢腓特烈,之后又撤援,让普鲁士孤军奋战;为了搞德国人,又可以放下数百年深仇联法国。
话虽然难听,道理却也很实在。

能从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开国并挺过来,本身是极不容易的。
时间一长,也很容易看明白:
什么朋友啊敌人啊,都是暂时的。
而不同年代,友谊和仇恨的大论调,也会随着时局不同,或隐或现。

关系好时,多提友谊,淡忘仇怨。
关系不好时,回忆仇怨,不提友谊。

我的父母辈,许多都对高仓健山口百惠什么的印象很好,也跟 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中期氛围有关 —— 后来中日蜜月期结束了,氛围就又是另一番了。

我有个朴素的想法:
像我,作为普通人,共情的对象,最好也是普通人。
对那些遥远的、满脑子都是利益的、拿普通人当棋子的如迪斯雷利这路操盘手们,过于真情实感了,相对容易魔怔。

毕竟一切都是会变的。
毕竟半个世纪前的握手与今时今日的局势,也翻了个个儿了。
毕竟,同一个历史瞬间,不同角度记录下的照片姿态,都可能不太一样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83270.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