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所以阿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我有不少阿里的朋友,而且都是参与战略决策的。所以我知道,其实老逍(逍遥子)的战略非常清晰,而且一直以来都非常坚定,就是四个字:消费升级。比如扶持受到中国年轻人喜欢的中国新消费品牌,即前些年特别火的三只松鼠、元气森林、花西子、泡泡玛特等等。我相信前些年在中国做新消费投资的人,都非常清晰地知道这一点 —— 一定要拿到天猫的数据。
这些新消费的品牌相比于传统国产品牌有三个特点,产品品质更好、包装更漂亮、价格也更贵,一个词概括,就是消费升级。
这个战略什么时候定下来的?2012~2013 年,那一年淘宝流量开始明显地被天猫吸走,眼看再这样发展下去,淘宝的白牌生态就要消失了。所以阿里高层爆发了激烈的战略争论。最后大家意识到,争论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未来到底是白牌大(淘宝),还是品牌大(天猫)?
最后马云拍板,消费升级!这是在 2012~2013 年呀。
当然,为啥不能把淘宝和天猫独立成两个 App,白牌也要,品牌也要呢?阿里试过,淘宝商城就是这么失败的。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需要解释一些和零售的本质相关的逻辑,这里就没办法展开了,但实际情况是,阿里试过把淘宝和天猫独立开,老板都一样,一开始总是 “既要又要” 的,结果失败了,没办法,只能放弃一个,所以后面就没有再尝试了。
说明一下,大公司做战略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严肃的过程,我这里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列出来,比如阿里战略部曾经做过很详细地分析,推演为什么未来白牌会比品牌大,原因是中国有非常强大的供应链,可以做出品牌 70% 的品质,但只有 30% 的价格,而且每一个品类都详细分析推演过。
但 Anyway,我相信在 2012 年那个时间节点上,升级天猫是正确的决定。因为在当时,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这个战略其实在很长时间里都非常成功,直到最近这两年 …… 道理其实很简单,真的再简单不过了,因为资产负债表衰退了。消费降级了,尤其是年轻人消费降级了。元气森林确实比可乐好喝,但它也比可乐贵呀!
看看日本,似乎一切都是非常清晰的。1990 年代之后,优衣库、无印良品这些白牌在崛起,品牌在衰落。但问题是,站在 1990 年的日本人,真的就能理解自己即将经历什么吗?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阿里的组织曾经备受推崇,甚至我发现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战略顾问团里面一定要有一个来自阿里的组织方面的专家,否则战略部门似乎就是不完整的。但这两年似乎没有人再说阿里的组织有多强大了。
商业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英特尔在 1985 年放弃存储器市场,进入 CPU 市场的决定。英特尔曾经占存储器市场 100% 的份额,但到 1985 年只剩下 1.7% 了。而决定 all in CPU 后,英特尔一度成为市值超 5000 亿美金的超级巨头。
组织还是那个组织,诺伊斯、摩尔、格鲁夫,还是他们三个。但是他们在大势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不是说组织不重要,组织非常重要。但组织没有势重要。伟大的战略家,知道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所以 ta 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分析势上,而不是那些只能决定 5%~10% 的问题上。
阿里真正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就是 2013 年之后,伟大的战略家选择了半退休,去追求别的事情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好奇 Curious(ID:haoqicurious),作者:Murph 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8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