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来,“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等话题屡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少数消费者抱着“我倒要看看有多难吃”的心态“挤爆3.5分餐厅”,低评分餐厅“逆袭”,更多是由于消费者频频在“高分店”踩雷,而“低分店”提供的菜品反而超出预期。
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与朋友小聚的栾女士,选择就餐地点前,都会在网上浏览信息,看看网友的推荐与评价、餐厅的图片和评分等。“有时候按照餐厅评分去找,吃了之后觉得味道一般,有些评分低的餐厅反而有惊喜。”
跟栾女士一样,开始留意低评分餐厅的消费者正在增加。消费者反向选择低评分餐厅,也显示出网络平台信用环境有待净化、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提升。
来聊聊:你平时会选择评分低的餐厅吗?
@vanorthhill:4分以上的新店全是交保护费刷出来的,无一例外
大众点评选店依据(适用于二线以下城市):4分以下,开店5年以上老店,说明根本没给点评花过钱,不好吃的过不过5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8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