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我带家人去京都玩。我妈非要去商场换个电子表电池 —— 她认为在日本给 CASIO 换个原味儿电池,是个特别有面子的事。
日本人这个仪式感确实满足她了 —— 换电池得经过仨人的手,一个人穿着西装坎肩专门填单子,另一个年轻人穿特别板正的西装头发丝毫不乱,戴白手套鞠躬双手接单子,再传给五米外的技工。
我不得不领着我妈在商场里转了 45 分钟,等技工把后盖撬开搁个纽扣电池进去。
而这个活儿在中国的街边超市,修手表的福建或浙江小老板两分钟就能干完,手工费五块钱。
拿手表时,我看着那个西装革履毕恭毕敬的年轻人想:他真的不明白自己干的是一项毫无意义毫无前途的事情吗?
日复一日把顾客根本不需要填的单子递给另一个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自我说服这是个有一毛钱意义的工作。
这个事我没事就琢磨,后来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
咱们考虑问题时都有个大前提,也就是在制约条件下才能展开讨论。不然就成辩经了。
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制约条件,就是,日本年轻人其实没什么选择。那个年轻人可能也明白自己在消耗生命,但他如果不干,结果可能会更差。他很可能只能去便利店当收银,去当外卖配送员,甚至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
就像 “百元之恋” 里的安藤樱一样。
有人会问,反正 NOTHING TO LOSE ,为什么不搏一搏呢?
嗯,这就是我的标题要说的 —— 赢的反面不是输,是根本没有比赛可打。
自 1992 年开始,日本经济已经停滞了三十几年。
用我李子阳老师的话说,一个国家的 GDP 增长长期趋近于零,这要是换了地球上其他国家,早特么暴乱了。而日本就扛得住,这是个非常奇怪的地方。
日本人的隐忍、秩序感可以说是全球顶尖的。但经济停滞和稳定保守也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只能吃老本,新经济新科技无法调动全社会范围的资源循环和再分配,说白了,就是阶层流动的渠道封死了。
日本韩国还有个问题,国土纵深太小,经济结构比热容太低。一方面年轻人在乡下和小城市待着根本没有出路,拼命往超级大都市挤;另一方面经济形势一旦不好,这些人根本无路可退 —— 无论是行业选择还是地理选择。
日本有很多啃老者,终生不婚者越来越多。在韩国,单身家庭已经占了家庭总数的 4 成,好像去年只有 22 万新生儿。这都是经济活力只在局部而无法让全体受益的结果。
社会原子化的助力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家好像不需要家族扶助也可能活下去,但它也是大家衡量收益比之后对未来收入没有信心的一个反映。
别觉得 “我一个人活着也挺好”。
我可以告诉你,不好。
你看着觉得好的,要么是报喜不报忧,要么是幸存者偏差。
你可能又要冷笑 ——“又来什么老了没人照顾孤独死的老套,我锻炼身体不就完了吗?”—— 错了,不说这个。今天来点精神层面儿的。
日本电影 “百元之恋” 我很喜欢,安藤樱演的就是一个躺平族 —— 她住在父母家里,没有工作,没有追求,没有朋友,人厌鬼憎,她自己都讨厌自己,基本就是个原子人。
安藤樱尝试自救,去超市当收银员,当然了,导演给她安排了一系列困境,比如被性骚扰什么的(这时也许有人会说你瞧瞧,怨我们躺平吗?这世界对女性多凶险!),男朋友也是个渣男负心汉,只把她当性工具,后来跟个卖豆腐的西施跑了。
她前男友是个失败的拳击手,这也令她对拳击产生兴趣,把拳击当成自救的稻草。这时候片子开始往励志方向走了,安藤樱通过练拳整个人的体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连观众都在等她在片尾赢得新的人生。
可是,这片子高级就高级在这儿。导演偏不。
安藤樱练了半天,到底还是个业余爱好者,比赛时还是打不过半职业选手 —— 这其实是很真实的。(我们家有女性练拳击,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到最后,安藤樱输了比赛,但跟被那个卖豆腐西施抛弃的前男友又复合了。俩人寂寥地走向不可确定但又非常确定的未来,或者说,回到原点 —— 虽然他们的生命被拳击改变了一些,但没有大的改观 —— 多少能说服自己一些吧:我努力过了,我没坐以待毙。
这部片子想表达的,如果要总结一句话,就是安藤樱在绝望时喊的那句:好想赢一次啊!
好想赢一次啊,这其实是半句话。
在中国,这句话的注解是:赢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平庸。
在日本,这句话的注解是:赢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根本没有比赛可打。
而在这几年,咱们这边这个注释正在慢慢向日本那边靠拢。
安藤樱的困境是平成以来日本几代人逐渐陷落难以自拔的困境(祈祷我们国家 90、00 后几代人不要走进这种困境。)
因为社会活力大幅下降,阶层流动几乎终止,经济和科技发展卡在瓶颈,年轻人看不到未来,加上观念趋势养成的自私(安藤樱在百元之恋里的角色,虽然有基本善良,但依然是没体现出什么责任感的。这只是客观描述,没有好恶评判。现在写点东西真特么累 —— 当然了,你也可解释成她需要先自救。但自救的办法之一,就是唤起责任感,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和懒惰(心理懒惰),造成的人生肌无力,导致人几乎找不到任何赛道可以参加任何比赛,人无从检验自己的能力,无法获得成就感,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个 —— 行尸走肉般死去。
像安藤樱这种发出绝望嚎叫的,很多,但能付诸行动改变且坚持的,很少。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不是事业,就是份挣工资的事儿由。
但别小看这个事儿由,由,就是缘由 —— 也就是意义。没有,就赋予它意义。过去,养家糊口就是意义。现在,大家都不养家了,意义也就没了。找个地方住着,有口饭吃,确实不用怎么努力工作。我想问的是,然后你干嘛呢?看碟打游戏吗?
你知道为什么百元之恋为什么要选拳击当题材吗?为了赢安藤樱可以去打俄罗斯方块和英雄联盟啊,苦练技术,在游戏大赛上砍瓜切菜 —— 因为拳击是和人,或说和活生生的人人关系在交流和作战。
当工作失去了必要性,又远离家庭,人与人没有直接交流和责任关系,人的社会意义基本就丧失殆尽了。
人是社会动物。别小看这句话,脱离社会的人,会死得很快。而社会性,就是责任连接。很多人说我才不要对任何人负责的,我点外卖就行了 —— 送外卖的就在为你这份土豆丝盖饭负责啊。。。
人的绝大多数完善自身是要靠和人与社会、家人发生关系才能做到和证明。去攀岩、登雪山、极限探险要有钱有时间支撑(这同样需要你工作),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讽刺的是,在日本,街边找个拳击俱乐部是不那么费钱的,在中国,业余拳击其实是项中产阶级运动(我家属整天抱怨课太贵现在没事就打游击找便宜课上),更是很多网红吹牛逼的标签(比如前些日子有个腰特长号称一年读三百多本书的美女作家打了场付费比赛之后就自称职业女拳手了)。
打拳是励志的有用的,但对因生命肌无力陷入绝望的躺平者来说(以前我们都说撸瑟,现在政治正确不允许我们这么贬低人了),找到更扎实的赛道,可能疗效更好。
成全自己个儿,最好的办法是成全周围的人,让自己有用,被社会和家庭需要 —— 啊,忘了,你们都没有家庭,以后不会有,以前是地狱。不被任何人需要,最后的结局是,你最后也会嫌弃自己,学拳击也没用。
这两天听说百元之恋要改成春节喜剧励志片了,挺好,说明我们还是有盼头的。这年头就得励志,你不打鸡血,观众都不答应。这不,片子还没放呢,减肥一百斤就先把志励了。
加油嘿!
来源:真二逼瓦西里 微信号:VASILI2B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9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