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传播学广告学里经典的 “贴标签” 方法:用 “标签” 来片面表征整个事实

@饭统戴老板:前几天写产能过剩的帖子,翻了下回复,发现又有几个老熟人在那里揣着明白装糊涂,经典的回复是 “难道中国没有产能过剩吗?” “产能过没过剩各位自己没感觉吗?” (图 1)

1.jpg

潜台词就是:只要中国存在产能过剩这个事实,就证明耶伦和布林肯等人说的就是对的。或者:只要 A 事实是对的,那么用 A 来推导 B,不管推导过程有是不是荒谬的扭曲的,B 也是对的。

这是一个传播学广告学里经典的 “贴标签” 方法:用 “标签” 来片面表征整个事实。从效果来看绝对一流。

首先,我之前帖子里说过了,“产能过剩” 是市场经济下几乎所有行业的必然特征,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它的大部分行业,无一例外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咱们在课本里学过的大萧条期间资本家倒牛奶,总不是发生在中国吧?

一个行业从兴起,到参与者涌入,到需求饱和,到产能过剩,ROE 下降,再到市场出清,最后到剩者为王,行业盈利甚至寡头垄断暴利,几乎是每一个市场经济机制下行业的 “标准流程”。中国既然是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自然也会存在产能过剩。

然而,现在海外舆论正在重塑中国的产业叙事,采用的方法就是:从市场经济 “标准流程” 中,提取出一个听起来最负面的 “产能过剩” 这个词,做成一个 “标签”,贴在中国制造业身上,用来表征中国产业所有的勤奋、智慧和成绩。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这里先讲一个麦迪逊大道广告公司的 “贴标签” 案例。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香烟品牌,叫做 Lucky Strike(好彩牌),在 60 年代有一条很牛逼的广告词,叫做:It’s Toasted(它是被烤制的 / 祝福的)。美剧 Mad Men 还原过这条广告词出炉的经过,尽管人物是虚构的,但广告词和创作过程是真实历史(图 2)。

2.jpg

具体就是:当时科学界逐步证实了香烟的致癌性,监管和群众压力巨大,好彩香烟找来了纽约麦迪逊大道的顶级 Agency,然后创意人员现场拆解香烟的制作流程:育种(breed)- 栽培(grow)- 收割(cure)- 烘烤(toast)……

好了,广告词就此出炉了: It’s Toasted。Toast 是烤制的意思,也有祝酒、致敬的意思,是一个绝对的好词。It’s Toasted 采用的就是双关手法。

剧中 Lucky Strike 的高管问(图 3):其他公司的烟草也是烘培过的。男主角代表麦迪逊大道给出了广告学经典的回答:错了,其他公司的烟草是有毒的,but Lucky Strike,is toasted(烘培过的 / 祝福过的)—— 人们看到好彩香烟,不会想起它是致癌的,而只会想起它是 “toasted”。

3.jpg

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懂了:把从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兴起 - 涌入 - 饱和 - 过剩 - 出清 - 剩者为王…… 整个过程,抽取了一个负面的词 ——「产能过剩」,当成标签,贴在了中国制造业身上,然后天天讲,月月讲,重复讲述一千遍。

这种标签的作用,跟 Lucky Strike 的标签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用一个片面的 “截断面”,来表征一个整体:其他国的产业如果强大了,是创新、是制度沃土、是文明象征;而中国产业在全球出口有竞争力了,就是:产 - 能 - 过 - 剩。

消费品的传播学运作,是通过广告词让客户感到快乐、幸福、印象深刻;而海外舆论对中国产业的传播学运作,是通过 “标签” 来让受众感到负面、厌恶、嗤之以鼻。“产能过剩” 这个标签,就是用来消解中国产业成功的一切汗水和努力。

这就是重塑宣传叙事(Propaganda Narrative)的最高手法,是从好莱坞到麦迪逊再到华盛顿的功力集大成者。

中国的电动车行业,电池全球前十中国占大半,零部件几乎全部国产化,智驾属于全球第一梯队,整车制造效率说句一流水平也不过分吧?这种全产业链的优势,产品和价格怎么可能没有竞争力?但你看海外主流舆论以及耶伦布林肯这些人,提到过一句中国电动车行业的结构性优势吗?

没有,他们帮你总结的成功因素,只有一条:产能过剩,overcapacity。

中国的光伏产业,通过多年激烈的技术工艺迭代,把光伏发电成本降到跟化石能源接近的水平,新建光伏项目已不需要补贴,光照好的省份能做到 2~3 毛钱一度电。不夸张的说,这是对人类能源甚至文明的是一个巨大贡献。但你看海外主流舆论以及耶伦布林肯这些人,提过一句中国光伏行业对全球能源格局的贡献吗?

没有,他们给你盖棺定论的历史定位,只有一条:产能过剩,overcapacity。

如果这套 “重塑中国产业叙事‘的计划成功了,那么多年之后,人们不会记得中国产业工人、企业家、工程师的艰辛和汗水,不会记得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人们可能只会拿起教科书:哦,中国当年搞了很一场规模很大的产能过剩,破坏了全球经济,是邪恶的。

比如多年之后,全球碳中和完成,他们可能只记得马斯克宏伟的 Master Plan(当然,马斯克算是海外为数不多能客观评价中国产业的人),只记得欧美左派的推动,甚至只记得格蕾塔桑伯格的 how dare you,而对背后中国新能源产业宵衣旰食的贡献只字不提。

这并非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毕竟白宫说 “英美战胜了纳粹” 提都不提在柏林插旗的苏联,离二战结束还不到一百年。

有人会说:海外把中国当成 hostile competitor,这样搞属于人家厉害。没错,他们的确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咱也管不着。但反倒是国内有些人,对整套叙事完全照单全收不说,还对反驳这套叙事的人阴阳怪气,甚至恶毒攻击,实在令人可惜。

我猜有不少人,对国内的有着很多不满,所以连带着中国产业也变得敌视。我这里也劝一句:中国产业到今天不敢说有多成功,但也是这个民族所有人汗水的凝结。对于一个历史上普通老百姓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物质匮乏状态的民族,一个门类完整且强大的制造业,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保险杠。

国内当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消费不足、加班内卷、劳动法落实不力,就业质量不高等。但让欧美打压中国的出口,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上述问题如何解决可以单独讨论(也正在被广泛讨论),但配合一种叙事来打压中国产业,消解无数人的勤劳智慧,既令人费解,也未必能得到您想要的东西。

写的比较多,有感而发。忘各位网友明鉴,也希望某些人,放过中国产业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497344.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