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姿势首页
  2. 世界观

高考去魅

后台有很多读者留言说想听我讲讲高考,那就开一期。

今年高考人数突破 1342 万,这是历史新高,这不仅意味着高考的竞争更加激烈,也意味着四年后的就业市场压力山大。从人口变化的走势来看,接下来很多年的高考人数都不会低于千万,拐点会出现在 2035 年之后。

因为中国出生人口快速下跌是 2017 年开始的,18 岁高考的话就是 2035 年。从 2035 年起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会下降 10-15%,然后在 2042 年之后腰斩。

我两个儿子一个 2015 年出生,比较倒霉,赶上了末班卷。另一个 2020 年出生,情况就要好一些。这几年全国各地都面临着幼儿园的关闭潮,因为招不到足够多的孩子,这个现象会一层一层的向上蔓延,直至最后大学招不满人。台湾前几年出现过个位数的学分上大学的新闻,这事以后也可能出现在内地。

我觉得国家到时候有可能会对中考分流的比例做一些调整,现在要求一半上普高,一半去职业学校,到时候也许会调整成 37 开,或者 28 开,以保证高中和大学有足够的生源。

但即便如此上大学肯定会变得容易,毕业后出来就业也会变得容易,隔壁日本宣布 2024 年春季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在 4 月 1 日时点达到 98.1%,这是 1997 年制定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人口红利,它不是人口的红利。

……

我小时候高考被渲染为一考定终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考重要性的定义也在逐渐下降。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高考考的好未必职业发展就顺利,就业市场正在以人们料想不到的速度下沉。

近年来每年都有类似学历去魅化的解压新闻,要么是硕士生报考高校宿舍管理员岗位,要么是清北毕业生争着去当卷烟厂流水线岗位,要么是 7900 人报考神华井下作业岗位,要么是 985、211 名校博士应聘小学老师岗位。

最新出的一篇是美国斯坦福应用物理博士,考上了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乡镇公务员,在政审公示名单里。由于录取人的名字比较有特点,叫苏联,所以网友很快就搜索拼凑出了这位学霸的履历,曾经就读中科大,还是郭沫若奖学金的获得者。

是不是服了?解压了?所以不但是普通人热衷于考公考编,哈耶普斯麻出来的学霸精英们也稀罕这个。

我在写文章的时候随手统计了一下过去 3 年 a 股的板块涨跌幅,想看看哪些行业涨的多,因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资源分配的倾向。

结果排第一的是煤炭,+175%;排第二的是石油,+114%;排第三的是电力,+65%。再往下是船舶 + 36%、航运 + 28%、有色 + 25%、银行 + 23%、交通 + 15%、电信 + 13%、水务 + 13%,再往下就没有 10% 以上的了。

你只要稍微了解些国情,就会意识到上面的这些领域,大都是国有资本或者说是公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这就是我之前说的,现在社会资源正在向公有制集中的趋势。

普通老百姓可能没有看的这么系统全面,也总结不出大道理,但老百姓不傻,会最本能的趋利避害,他们从身边的切身体会能感知出哪里是好哪里是坏。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考定不了终身,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才真的可以,一旦成功 “上岸”,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人生的下限就有保底了,虽然上限也被锁死,但贵在稳定,不会 996 内卷也不会中年失业。

众所周知考公考编对学历和专业有要求,但对学校的好坏没有要求,所以高考时的优势到了这个路口就清零了,所有人等于重新起跑。

……

上面这些文字是我很随意的想到哪写到哪,但回头整理的时候发现自己潜意识里还是希望给身为孩子家长的读者们开导解压。高考成功有成功的路径,尽量在那些学历溢价高的行业寻找机会(非银金融、互联网、ai 算法、央企总部、芯片制造),高考失利也不是世界末日,积极选择针对性的专业,临近毕业时及早准备考研或者去沿海省份考公考编,也是有出路的。

再或者,你家的孩子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发挥天赋特长,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那就更好了。

父母只会根据过往的社会结构给出经验意见,但社会本身一直在发展。我之前看过一句话,未来的工作岗位有 2/3 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这话初一听很离谱,但仔细想想当今社会的很多职业,在 30 年前是不存在的。

我从高二开始接触互联网,之后做的事情和重大选择都是家长完全不熟悉也不理解的,曾经我妈也焦虑我没学好,走了歪路,但一切都成了最好的安排。

就叨叨这些吧,读者大人们节日愉快。

来源:猫笔刀 微信号:maobidao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00510.html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