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家过年,我几个年龄在 16 到 20 岁的小亲戚,他的社交主要是王者荣耀开黑,吃鸡这类游戏,即使几个人面对面座着,男女也不怎么交流,然后很自然而然拿起手机开黑,在游戏里面聊的很开,麻将,酒精很少碰,少部分抽烟,槟榔比烟的消费还大,20 到到 25 左右的也差不多,偶尔涮涮短视频,和游戏主播聊天, 有几个 22 左右的小同事,都酷爱电子产品,从小米到苹果,一年换一个他们经济压力也不大,另外都喜欢存钱,他们工资不高 1 年多也存了 5 万左右,基本上都想买车。
flushz
社会是金字塔形状的,有很多很多阶层,你在某一个阶层,大概可以向上再看到一层,顶多两层,再多就只能靠想象了。往下看,有些人可以看到底,因为他是从底部上来的,有些人可能也只能往下看一层或者两层,因为他出生在这一层。
成年人的世界如此,青少年也一样。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找 Kimi 的创始人杨植麟的资料,人家也不过 31 岁,比帖子里说的这些年轻人大不了几岁,或者也可以看看杨植麟这样的人 20 多岁的时候在干什么,他的社交是什么。当然,我的例子不一定恰当,有点过高了,其实中间层的案例更多。
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概莫如是,只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各阶层的比例有所变化。
老祖宗流传下来一个成语,叫做 “管中窥豹”。
波段和价值
延迟满足的隐藏条件是预期将来比现在要好,以前的人可以做到。年轻人现在看不到好的未来,甚至有可能越来越差,当然就享受当下了。
Jkfivezero
现在的小年轻即使你付出和前辈一样的努力,也不太可能实现一样的收益和成就,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方式也比从前多样,打过网游的都知道,练新号收益最高的永远是玩刚开服的游戏 (自己打拼),老游戏收益最高的是买号 (继承财产),加入老游戏还买不起号的,躺平玩法损失最小。
陪伴成长
现在年轻人的社交:男玩游戏,女看视频。
花过水无痕
A 股过去无风险收益率很长一段时间不说 10%,也在 6% 徘徊(打新等因素),而且处于投资泡沫时期,乱不乱买都不小概率实现长期正收益。持续赚钱多巴胺旺盛分泌容易,不说月月,年年正反馈自然会坚持下来
现在已经进入困难模式了。不说沪指万年 3000 点上下,沪深 300 指数过去十年也比不上余额宝。
所以不能苛求年轻人将精力放在投资上,毕竟菜鸟在眼下这个市场很容易就被扫地出门。
一二线房地产价格,可能普通刚进城父母无法支援的年轻人几辈子都赚不够,三线及以下相对当地收入来说也很难说便宜。
并不是年轻人不努力,而是充满无力感,普通工作再勤奋薪资也就那些。好比当年港剧流行的时代,很多励志剧,主人公白手起家变大富翁,现在这样的剧情已经很少见了,因为脱离现实感严重,很难形成代入感。
一些很现实的多巴胺分泌方式其实很正常,日本泡沫经济过去后,年轻人也佛系了。
walkinsky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说到底也就是个过程,一辈子抠抠搜搜的快死了财务自由了,有啥用?只能看着账户数字瞎乐了,啥花样都玩不动了。更何况抠了一辈子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财务自由。多少人活成了 ATM。真的就有意思么。其实,及时行乐也挺好。
来源:集思录 微信号:jisilu8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0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