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山:一根鱼刺一条命
一个9岁大的男孩,死在了医院,最初的起因,只是一根鱼刺。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当时我在这个医院实习。
那鱼刺也就两厘米长,比铅笔芯还细一点。孩子吃晚饭时,被这根刺卡在了喉头。他爸妈按当地民间传统,叫那孩子扒一大口饭,然后强行往下咽,以为这能把鱼刺“冲走”,然后就没事了。
那根鱼刺被饭团挤着往下走,走了大约10厘米远,然后卡在了食管后壁上。
鱼刺在食管上扎了个口子,当晚就感染了。感染很厉害,第二天开始发烧。而且孩子一直说胸口疼。
当然疼。那鱼刺还扎在那里,每次呼吸时胸口起伏,那根刺就捅一下那个肿大出血的伤口。
于是他爸妈就把他送到了医院。做了X线检查,看到了那根刺,横扎在食管半道上。
要取出这根刺,可能需要做开胸手术,可为了一根刺打开胸腔,似乎风险太大,医生们需要研究一下方案。不管怎样,首先得退烧。孩子发着高烧,这情况下,什么治疗都不好进行。
于是医生就给抗感染药,退烧药。孩子烧得厉害,药物都上了,体温就是降不下来。
国内的医生那时(以及现在依然)还推荐物理降温,就是用酒精擦身体(注:学术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做法并不能退烧,反而可能干扰患者机体状况)。医生下了物理降温的医嘱,护士照常规执行,用一个陶瓷杯子端来一杯酒精,用棉球蘸着酒精给孩子全身擦浴。
擦好了,护士又给孩子量体温,检查输液情况,发现输液瓶快要空了,那就要续下一瓶药液。于是护士就回治疗室去拿药液。或许觉得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做擦浴,护士走的时候,没把那个陶瓷杯子带走。那里面还有小半杯酒精。
酒精擦浴并不能真的降低体温,但这样一番刺激,让孩子从高烧的朦胧中醒过来一些,就坐了起来。
他妈妈在旁边看到,很高兴,觉得应该趁着精神好点,抓紧把药吃了,就把药片递到孩子手里,然后去拿热水壶倒水。
那孩子刚才烧得迷迷糊糊,什么都没留意。现在坐起来了,看见床头桌上有个小瓷杯,里面有半杯“清水”。他大概觉得老妈去热水壶里倒水,那肯定很烫,还不如这杯凉水好。于是他就把药扔进口里,端起那杯“清水”喝了一口。
医用酒精味道很古怪,小孩心里没防备,这样的东西冷不丁入口,小孩吓得倒抽一口气,猛的就呛着了,然后就剧烈咳嗽。
那根鱼刺,原来横扎在食管后壁,孩子猛烈咳嗽,引起胸腔大幅度收缩,把鱼刺向后又挤进去了一点。
不多,就一点。但出问题的就是那一点。
人的食管壁,大约只有两毫米厚。那根刺向后一动,把食管扎穿了。
食管扎穿了其实都不是太大的事,只要把感染控制了,食管还能长好。
糟糕的是,食管后面另外有个东西,跟食管是紧紧贴着,就像油条是两根粘成一根那样,就那么紧密。所以,那根鱼刺一穿出食管,就扎进了后面这个东西里了。
后面这个东西叫做主动脉。
心脏像个水泵,把血液泵到身体各处。动脉离心脏越近,压力越大。具体有多大?我一个同组的同学,当时在外科实习,参加了一台颈部的手术。那块有根颈动脉,离心脏大约20厘米,跟手术要切开的地方紧挨着。结果手术时主刀医生一个失误,刀口在那根动脉上捅了个小口,就那一个小口,血“日”的一下就激射出来,一直喷到了手术室的天花板。
幸亏人是在手术台上,设施齐全,医生们赶紧就把那口子堵上了。
我故事里的这个孩子就没那么运气了。
那根刺扎进主动脉的地方,离心脏大概就10厘米远,压力比颈动脉那里要大得多,虽然鱼刺扎的是个小孔,但那个地方有严重感染,组织更脆弱,在这样的压力下,伤口很容易被撕得更大,血液会如同开闸放水一样往食管里喷。这种情况,医学上叫主动脉食管瘘。
糟糕的是,这血是在肚子里边喷,外边看不到。所以那孩子当时脸忽然苍白,人发软,自己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老妈也莫名其妙,就看着孩子喝了一口水忽然咳嗽,然后人就倒在枕头上。她以为孩子还是烧得没精神,要睡。所以都没叫护士。
等护士回来续输液瓶,一看孩子脸色苍白,跟刚才大不相同,就去摸脉搏,测血压,发现孩子基本是休克状况了,赶紧把医生叫来。
但因为出血是在里面,加上原来一直就因为发烧显得很虚弱,所以医生来查看之后,也没能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一诊断是高烧导致休克。
这事,也不能说是医生无能。主动脉的压力实在太大,三五分钟就足以让血流光。这几分钟里,就算是白求恩在场,估计也无法想到孩子忽然休克的真正原因。这些事件的发展,和孩子死亡的直接原因,都是后来做尸体解剖才看出来的。
医院后来把食管和主动脉相连的那片地方,带着那根致命的鱼刺,一块切了下来,做成了标本,作为警示后人的一个见证。孩子死了没法复生,好歹这个标本还能提醒以后的大夫,记住鱼刺卡喉是可以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的。
吃鱼的乡亲们,如果被鱼刺卡了,千万别用饭团之类的东西硬往下咽。理由如上。
如果在咽喉(张嘴还能看到的区域),可以试试用力“哈气”(而不是咳嗽,咳嗽动作会让刺更深入),靠气流把刺“吹”出来。卡得不深的话,有可能可以“哈”出来。如果不成功,就到医院看急诊,让医生用工具取出来。
若是已经过了咽喉,张嘴看不到,就别折腾了,直接去看急诊。
图片不是我说的那个病例,是2020年发表在《心胸外科杂志》上的类似案例,病人是一位31岁女性,鱼刺卡喉之后强行咽下,两天之后出现胸痛,CT发现鱼刺卡在食管和主动脉之间。
医生在体外循环下给她做了开胸手术,取出了鱼刺。
这位女士很幸运,鱼刺穿透之前就到医院做检查,取出了那颗刺。类似的病例大多以死亡告终。没办法,这个部位的鱼刺,一旦穿透主动脉,就不可能有机会救过来了。
图片左上是胃镜检查看到扎入食管的鱼刺。右上是CT所见(箭头所指白色条状物为鱼刺)。左下为手术中看到介于食管(左侧)和主动脉(右侧)之间的一段鱼刺)。右下为取出的鱼刺,注射器作为尺寸参照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0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