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veryang: 这篇稍微写写在经济收缩衰退下行期的企业生存之道,正好最近把几家港股餐饮股的经营近况也更新翻阅了下,觉得有些对比观挺有意思,去感受那种生存策略的上等、中等、下等之分别。
先说说海底捞,我认为是上等策略,明智之举,表现为新开门店数量的极其克制 + 精细打磨存量单店的模型。在任何零售连锁业态模式中,如果区域开店密度达到了一定程度(以新开店会分流存量老店客流为标志),那么继续新开店就会成为左右手互搏的互相牵制。海底捞 2023 年期末全国 1374 家门店,2024 年上半年只新开设了 11 家门店,扩张步伐放得极其缓慢,同时,它致力于单店的盈利模型优化,2023 年净利率 10.8%,逼近疫情前的最佳盈利水平区间,该提高了翻台率(24H1 比 23H1 同期增长超过 20%),是在客单价与上年同期持平下实现的;考虑到国内市场进入到发展成熟期,海外市场还处于成长期,也把原先国内首席执行官杨利娟调任到海外子公司特海国际,整个打法非常有条不紊有章法地在出招应对、绝对能过冬苟住活下去。
接着说说达势股份,这算中上等策略,但具有很强的不可模仿性动作。达势就是达美乐中国,也是餐饮上市企业里唯一处于显性高速扩张期的一家,2023 年期末 768 家门店,24H1 新增了 146 家门店,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不少于 45%,并且单店日销应该是走到 1.3 万营业额左右,2023 年同期大概在 1.2 万日均营业额单店的水平,所以这是单店模型继续进入发展势能上升期 + 保持较快开店速度以加密区域布局的发展阶段,之所以说不可模仿,也是因为其他同行理想情况下,都需要力挽狂澜才能将单店模型打平,甚至使出洪荒之力都未必能扭转颓势,所以达势的发展是它独一份的,艳羡不来,这跟它背后良好的品牌势能 / 群众认知根基和下沉市场有较多空白领域可供加密开店均有关。
达势股份的发展阶段,一个有意思的比拟,是可以跟投资作类比,如果当你管一个组合,哪怕中低仓位你也能跑平甚至略跑赢大盘,这时候你是应该也可以选择适当加仓的(类似做开店加速的动作),因为说明你的存量结构配置是比较有 alpha 的;但若反过来,如果你已经 8-9 成仓了,你还是显著跑输大盘,这时候不是把仓位提到满仓的问题,而是要认真审视持仓结构和方向本身是否需要优化,这时候若去满仓满融是极其非理性的,类似单店模型下滑还去头铁加速开店。餐饮最终是围绕翻台率、客单价、新开店速率、盈利能力之间做动态平衡的,其实组合持仓和仓位管理是可以触类旁通的。
再说说九毛九,这几乎就只能归类到下等策略了,中报交了一份净利润下降不超过 70% 的业绩雷。太二酸菜鱼一度非常火爆,但后来逐步又热度熄火了,我自己理解:每家餐饮企业都希望自己的菜品 SKU 足够简单,以最大化供应链采购的规模效应释放,但是,又不能过于简单到消费者觉得单调 + 毫无新意,这个平衡度是比较微妙的。太二 24Q2 同店销售额下滑 18%,23 年期末门店数量 578 家,24H1 期间还新开了 36 家,在单店模型都没有打平的情况下、还敢开比海底捞更多的新门店数量,只能说是真孤勇者了,大概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吧。
最后说说奈雪的茶,也是今晚刚披露的一份天雷滚滚的盈利预警公告,主打一个很能亏。测算下来 24H1 同店店效同比 - 28.5%,但到这份上,我觉得它家脑子好歹比九毛九还是灵清一些,一方面是上半年几乎没有显性的净新开门店,23 年期末全国有 1800 家门店,中报预计提了 1.5 亿费用,为预计 24 全年 200 家已闭店或计划闭店相关的资本开支,也算壮士扼腕了,好歹认清了形势,不报幻想回到美好的时代,该关关,认怂保平安(押韵了)。
如果类比投资上的做法,这就属于不傻傻指望净值从 0.7 回到 1 的人,好歹拿点本金回来,不会裤衩都输完的类型。有不少人一拖再拖,被深套,却选择当把脸埋进沙里的鸵鸟,没有任何行动力,讲真,可能连奈雪以上关店计划行为都不如,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心理层面锚定了一个不可能回去的高点,怀着阿 Q 精神,自我安慰,再忍忍就会好起来的;殊不知,可能就是这样自欺欺人的心态,稀里糊涂去到了一个 new low 创新低净值。肯认输其实是很难的,对于 ego 强的人来说,更是一件特别特别难的事。我劝过 N 个炒股屡战屡亏的人,我没有一次成功说服过对方戒掉,足以见得,这是一件堪比难于上青天的事情。@渔老板钓鱼: 单看财报是这样的,但实际经营还要分别看。太二最大的问题是鱼的品质下降了,店开多了之后,供应链没跟上,属于内因占比大。酸菜鱼是一个很好的赛道,太二又属于这个赛道的佼佼者,但是这个佼佼者没有对自己要求太高。海底捞不开店是因为饱和了,属于外因。奈雪茶饮市场现在厮杀太激烈,完全不讲道理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zs.com/504945.html